似可疑的炒米以外,其他一切正常。这炒米是丫头的母亲做给刘涣的,刘涣打死不要,却被张老头呵斥,让不开不下人家的情谊,只好收了……
接下来点名入场。
先教官向考官一揖致敬,立考官背后,再集合做保廪生,次第向考官一揖致敬,立考官旁监视……
唱保、按卷号入座、领取素纸……一切有序进行。当然,通篇答论,多用“正楷”,这也是要求。
第一场为正场,录取较宽,文字通顺者即可录取。对于刘涣而言,这有何难,他故意拖延半柱香的时间,把字迹写得如前世“教科书”一般工整,全是“宋体”,之后才交卷回避。
如此心安理得地去门口等黑娃。那晓得,才一出门外,尽见得黑娃拿着半只烧鸡吃得不亦乐乎。
“诶哟,涣哥儿,你咋这般慢呀,烧鸡都吃完了。”
“黑娃,你咋这般快,莫非这第一场对你而言,尽简易万分不成?”
“嘿嘿,那是那是,别看老子整日跟着你瞎混,其实无非是看你人品好罢了。鹅湖山一代的肤浅之人,却把我看成你的跟班,真是可笑,那些个‘燕雀’!”
“额,老子是问你考试的问题,你扯那‘燕雀’有个逑用……”
“哦,且听我给你说来……”
“算了,不必说了!”
“哎,开都开口了。”
“还是不要了,老子不喜欢听你吹牛皮。”
“绝对不是……”
“算了吧黑娃,我真心不想听了,从你的儿眼神中早已看了大概……”
“哎,那你还问。你我知根知底之人,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子生平最讨厌那磨磨唧唧的子曰诗云,又怎地记得住;还有那粗劣的毛笔,拿在手中也不听使唤,烦也烦死了,老子一气之下,把答卷揉成一团,弃笔而走……”
“所以?”
“所以为了平复我激动愤慨之心情,老子一口气吃十个肉包子、一只烧鸡,可惜那群狗日的说不许在考场前喝酒,哎……”
“如此,回去之后,你不怕被你爹揍么?”
“揍?哼哼!他现在连我的衣角都沾不上,如何揍我?再说,这事情你不说,他们如何知道?”
接下来需等两天时间,由知县老儿主持一众府吏批阅试卷,评出过关之人,好进行下一场。
果不其然,刘涣的答卷被主簿看到,主簿和他多少有些“关系”,假意把试卷递给知县。
“大人,请看此卷,此字迹之工整与灵秀,实属难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