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一万,自损三千。落屏山投降的贼寇多达数千,玄火营上下定员也不过三千人。能够以四成折损打赢,朕觉得已经很不错了。”
随即。顺明帝把目光转移到都察院左都御史裴良佐身上,言语同样冰冷:“裴御史。你的手伸得未免太长了吧?杨天鸿自请削爵,与你何干?难道都察院众人真的是闲得没事干,终日里就盯着别人家长里短,鸡毛蒜皮?就算他杨天鸿行为不端,不尊不孝,上头也有兵部管辖。兵部的事情。你偏偏要横插一脚,这是什么道理?呵呵!难道你觉得,左都御使这个位置太小了,你的屁股又太大,最好还是兵部李尚书把位置让出来给你坐坐。这样才显得合适?”
顺明帝项钟本来就不是一个拘泥于礼法的人,没有外人的时候,经常与身边近侍开开玩笑。只不过,这种玩笑其中蕴含的意义太过复杂,周浦和裴良佐很不适应,一时间两人汗如雨下,只能跪在地上连声告罪。
事情却还没有结束。
看着犹自怒气冲冲的兵部尚书李绍明,还有其他几位跃跃欲试,想要走出序列与其敌对的官员,顺明帝暗自长叹一声,说:“此事,你们几个人在这里争来争去,实在没有意思。这样吧,召杨天鸿上殿,听听他是怎么说。”
私下里与太子暗中联络的官员数量不少。那些从落屏山上搬进宫里的文件,顺明帝一一看过。除了几封廖云光与太子之间的往来书信,其余的,都是不同官员投递给太子的效忠书。
对于太子的动向,顺明帝其实很清楚。
那毕竟是自己的亲身儿子。
还好,太子虽然对皇位虎视眈眈,却也没有忘记最根本的东西。他虽然私下里豢养军队,却从未想过要谋反,将自己这个父亲从龙椅上撵下去,取而代之。
文件书信都显示,有不少人劝太子这样做,太子都一一拒绝。
愤怒之余,顺明帝多少也有些宽慰。
他能够理解儿子的做法。
顺明帝自己也做过太子,也经历过复杂混乱的权力争夺战。“太子”两个字看上去无比风光,其中的艰险危难,也只有自己最清楚。那个时候,不仅要拿出大量钱财贿赂父皇身边近侍,还要花费心思与宫中各位妃嫔搞好关系。除此而外,下面的弟弟妹妹,分封各地的王爷亲族,都对王位虎视眈眈。既要防备这些人,还要注意自己在父皇心目中的形象……总之,太子必须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却又不能所有人交口称赞。这种事情,真的很痛苦,也极难拿捏。就像在学校里考试,你明明有考一百分的本事,却要顾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