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了翅膀的精灵,顺着元昌能的指引,一个个从丹炉中飞出,准确落进了玉瓶里。
双手紧紧捧握着玉瓶,元昌能脸上全是喜色,内心充满了无比自豪的感慨。
刚刚下山的时候,自己只是一个炼丹学徒。
如今,几个月过去了,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品丹师。
听起来就像是幻想故事,却是真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紫炉殿主张硕待人宽厚。对门下学徒也给予了不少优待。即便如此,想要按部就班的接受训练,从炼丹学徒一步步跨越门槛,晋升为一品丹师,至少也要好几年的时间。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没有太多的材料可供学徒们练习,他们只能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苦读和背诵典籍记录上。对于每一次炼丹操作的机会。学徒们都非常珍惜。可不管怎么样,钻研苦读终究比不了实际操作更能让人产生感悟。就像士兵,训练场终究不比战场。只有历经生死战斗过,才能真正脱胎换骨,从新兵蛋子一跃成为精锐老兵。
在炼丹方面,元昌能很是狂热。
他知道自己没有修炼道术的天份。也许,这辈子都只是个炼丹师。若是有了充足的丹药,应该可以成功筑基。若是运气更好一些,也许能够晋升成为金丹宗师。人都有自知之明。元昌能知道自己绝不可能成为元婴修士。那种事情距离自己太过于遥远。他只能脚踏实地,认清楚自己学徒的身份,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
用“废寝忘食”四个字来形容元昌能绝不为过。
刚刚拿到材料那几天,元昌能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炼丹上。最初的成功率很小,一炉子材料,往往全部烧成了废料。也难怪,杨天鸿当初与宗主订立协议,下山的这些学徒。全部都是归元宗里资质愚钝的修士。他们就像是另外一个世界的学渣,即便是在紫炉殿里。身份也很尴尬。
修士都有着一颗奋发向上的心。这大概就是与另外一个世界学霸和学渣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杨天鸿给了这些炼丹学徒想都不敢想的机会。元昌能那段时间彻底忘记了饥饿与疲劳,随便带上几个馒头,就可以在炼丹房里呆上一天。如果不是杨天鸿规定必须每天按时领取材料,也许元昌能永远都会呆在那里。
废料!废料!还是废料!
在痛苦和期望中不断徘徊,会把人活活逼疯。元昌能也不知道自己那个时候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他只知道,当眼睛看到炼丹炉里出现第一颗锻体丹的时候。自己激动的难以自持,哭得像个孩子。
那天,元昌能推开炼丹房大门,走到院子中央,仰着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