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已经相当于楚国五分之一的面积。也难怪,杨天鸿此次率部出击,就是为了夺取奠边城,牢牢占住这块地方。
顺明帝看着地图,像个孩子一样乐不可支:“这相当于为我大楚平添了好几个州,平添了好几个州啊!”
东方空在旁边连连点头,仍然还是颇为公允地插进话来:“陛下此言甚是。只不过,奠边那块地方虽大,却终究不是我大楚的子民所在。毅勇候在捷报里说得清清楚楚,还请陛下尽快调拨人手。将北方灾民尽数转运过去。否则,就算是打下了再多的越人城池,也是空无一用。”
话是真正说到了点子上,顺明帝发热的头脑也逐渐冷静下来。他转过身,不再去看那张地图,陷入了沉思。
得到一块土地。与真正产生效益之间,有着天壤之别。楚国去年大旱至今,危害已经真正显现出来。晋州以北,所有地方颗粒无收。禾苗在地里变成了枯草,无数良田变得干裂。即便是一等一的水浇地,收成最多只有往年的十之二、三。至于别的地方,差不多就是绝收。尽管朝廷紧急下拨了大量赈灾银子,也打开了常平仓,可是面对多达数百万的灾民。仍然显得杯水车薪。
兵部尚书李绍明曾经上过折子,请求出动大军,押运灾民和粮草,从北方徐徐往南,一路迁往安州。
这其实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建议。早在去年的时候,抚州那边就传来消息,说是有大量难民在抚州码头上船,运往安州就食。因为数量不多。前后也就是几万人,顺明帝对此睁只眼闭只眼。也就没有过问。
抚州是文媛公主的封地。那里的知府乃是新科进士担任。顺明帝并不知道,从抚州转运至安州的灾民已经多达数十万,而且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这些事情已经被暗地里压了下来。抚州知府绝对不会上报朝廷,文媛公主也不会往杨天鸿身上泼脏水。相反,这种不断积蓄安州实力的做法,对于楚国也有好处。至少。这些百姓没有被活活饿死,地方官员也少了很多麻烦。
朝廷里一直有着要安州往京城大规模运送粮草的声音。安州盛产粮米,这是天下人皆知的事情。然而,遂州那边的情况却很是令人恼火。道路年年整修,却总是难以行进。无奈之下。顺明帝只能把眼光放回国内。
大楚不是没有粮食。尽管国力不如以前,可是大户人家和权贵手中,仍然积蓄了数量惊人的粮食。说什么为国为民根本就是一句假话。这些热眼睛里只有银子。他们消息灵通,早早就得知了北方大旱的消息,于是越发囤积米粮,想要趁着荒年时节卖个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