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明帝沉默片刻,问:“依照王兄的意思,杨天鸿在此事上的确只是率性而为?”
长乐王点点头:“至少在本王看来是这样。陛下你也知道,能够被本王看得上眼的年轻俊杰,从来就没有几个。至于大楚朝堂之上,除了一个杨天鸿,再无第二个人。”
顺明帝继续道:“那么,依王兄只见,文媛的亲事……”
长乐王把身子朝前面坐了一坐,表情有些奇怪:“难道。陛下想要反悔?”
也难怪项光会露出如此表情。顺明帝应允杨天鸿求婚乃是当着朝廷重臣的面。听顺明帝此刻的口气,似乎是对这桩婚事有些后悔。项光不由得对此浮想联翩,若真是如此。只能说是杨天鸿运气实在不好,摊上了这么一个不讲理的皇帝岳丈。
顺明帝摆了摆手:“那怎么可能。朕依然答应了他。就必定会择日为他们完婚。王兄多虑了。朕刚才只是忽然想到,当时为了压下朝中大臣的反对,不得已才把杨天鸿封在了安州。只是那里路途遥远,生计艰难,文媛乃是朕的掌上明珠。就这么远嫁安州,实在是感觉愧对他们。王兄觉得,究竟是另外改封一处物产丰富的州府给杨天鸿好?还是在安州节度使的基础上继续加封?或者,把遂州之地给文媛作为嫁妆?”
长乐王高高提起的心脏慢慢落回原处。他爽朗地笑道:“陛下千万不要这样做。依本王看来。安州节度使就是给予杨天鸿最好的奖励。那小子为人精明,早早就做足了准备。安州那个地方,在别人看来就是一块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可是换了他就不同。安州米粮充足,这是我大楚任何地方都无法与之比较的天然优势。至于安州至遂州之间的道路难行,这问题也绝对难不倒杨天鸿。说不定,他还会将此劣势转化为优势。”
顺明帝顿时来了兴趣:“哦!王兄为何有此一说?难道,王兄知道些什么?”
项光摇摇头:“本王虽然与杨天鸿关系密切,可是那小子口风很紧。无论本王如何试探,他断然不肯说出一个字。话又说回来,既然文媛已经嫁了。杨天鸿就断然不会做出危及我大楚的祸事。骠骑将军杨靖忠勇无双,广平候一脉也是朝廷忠良。把杨家的人放在安州节度使这个位置,陛下应该放心。何况,陛下日前下诏,命杨天鸿带领玄火军进京。想来,他现在应该已在路上,用不了多久,便可抵达。若是陛下心中仍然存有疑问,与其在这里暗自揣摩。徒生疑惑,不如当面把他叫过来问个清楚。杨天鸿那小子虽然油滑。可是看在文媛的面子上,他必定不会欺瞒陛下。”
停顿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