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许源通自己也知道杨天鸿手中的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落下来。若是自己独立反抗,必定是不行的。历州官场已经乱了,在崔羊广人头的震慑下,很多人都有了另外心思,估摸着要投靠杨天鸿那边。听说,知州胡应通最近朝着节度使府走得很勤。哼!他也不想想,以杨天鸿这种朝廷一品公爵的身份,怎么可能看得上他这种品级低微的官员?不过话又说回来,杨天鸿毕竟是个外来户。若是有了胡应通这种知根知底的本地官员帮衬着,加上手中有兵有权,头几个揪出来开刀的。必定有着自己的名字。
同州丁家在这个时候送来的书信,让许源通看到了一线希望。他转过身,目光炯炯注视着那汉子,问:“你家二少爷对此有多大把握?”
丁家二小子真的是胆大妄为。他在信中言明,若是历州这边能够响应,三十万同州军立刻就能越境,与历州军合兵一道,灭杀杨天鸿。
龙椅上的顺明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其实大家都很清楚。手中若是没了兵权。也就跟圈养的猪没什么区别。当然,顺明帝这头肥猪的身份要尊贵得多。表面上。多多少少还是要服从皇帝的意思。
那汉子脸上笑意不变:“回禀许家老爷,若是历州军参与进来。共图大事,胜算至少也有九成。”
九成?
这数字让许源通微微有些惊愕。片刻之后,也就不再言语。只不过,在脑海里,许源通发出了无法被外人听见的冷哼。
如此之大的把握,怎么可能?
杨天鸿此人的功绩,许源通还是听说过的,也派人专门进行过了解。无论剿匪大胜,还是南疆之战,这些事情都做不得假。比较下来,历州军若是对上了玄火军,在同等规模的兵力前提下,必败无疑。毕竟,历州军几十年没有打过仗。表面上说是边镇强军,却也只是小规模的游骑哨探与戎狄接触。数来数去,其实历州军能打的人就是那么少数几个。与其说是历州军数量庞大震慑住了戎狄,使得对方不敢犯境,不如说是戎狄对于历州这边兴趣不大。
历州的位置很是特殊,侧面方向可以得到同州军增援,西面与齐国接壤。比较下来,算是楚国边镇防护力量最为雄厚的地方。戎狄又不是脑子进水的傻逼,怎么会主动选择最为坚硬难啃的地方下手?毕竟,戎狄只是草原游牧民族,科技力量尚未发展到能够自主研制攻城器械的地步。他们最多也就是制造建议的云梯,或者从楚国掳走工匠罢了。
同州军的情况,与历州军差不多。
杨天鸿带来的两万玄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