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伍多了必然会被察觉,可是战场本来就是多变状态,很多时候早一刻和迟一刻得知战局的变化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两支军队从构成到兵员建制、兵器装备本来就不在一个等级,也恰恰是因为认清这一点,杨遂才能够在城墙被占之后,还有信心坚守下来,不然的话,光是对“城墙失守不等于城破,巷战才是守军优势”这一番杨天鸿所说的话理解,却并不是那么透彻的情况下,杨遂要能够能真正镇定下来,那才是怪事。
与越人的混乱不同,杨遂这边对于这支军队在哪个位置消灭了多少,敌军的调动和己方的调动是个什么情况,等等的消息总是会由传令兵一一送过来,很快汇集到杨遂所在的指挥部位置。在有着足够的情报的支撑下,城南城楼上的指挥中枢,他们总是会根据战局的变化在沙盘之上标注出来。
沙盘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也千万不要以为沙盘是杨天鸿发明,事实上在春秋时期列国就有沙盘的存在,差别不过是杨天鸿从另外一个世界套用过来,也毫不客气使用了许多另外一个世界的科技沉淀。玄火军因为有了杨天鸿的存在,沙盘在制作上也就显得更为精良和准确一些。毕竟尺度比例什么的,要是杨天鸿没有从另外一个世界套用,也没有对麾下将领们进行再教育,没有传授下去,那才是根本起不到任何效果。
此刻的沙盘上,沅县城外依然都是代表着越人大军的小旗子,代表玄火军的那些三角形小旗子依然插在城北、城西、城南三个地方,其中,以指挥中枢所在的城南小旗子最多,而城东的那块区域代表越军的小旗子和玄火军的小旗子基本是混在了一起。
沙盘之上的每一支小旗子颜色都有自己的含义,例如五千人一部的旗子为黑色,一千人建制的旗子为红色,千人以下则都是黄色。同样的,对于越人军队在哪个地方有多少人,也是按照颜色来区分。
其中,可能会有一些出入,不过整个战局的情况能从沙盘的旗子分布看得相对清晰,也正是因为这样,杨遂从沙盘旗子的变动发现了一点问题。
“越人蛮夷正在有意在调动城外的军队,他们将人手大规模的调动到已经形成突破的东面,在城外的兵力形成空隙。”杨遂只是道出了实情,但那是阮水泽亮的疏忽?还是刻意为之?杨遂就有点拿捏不定了。
有了空隙,那就代表想要突围会变得比较简单。反过来,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究竟是阮水泽亮刻意为之?还是因为疏忽造成?那就显得不重要了。
“将军,对方毕竟是个越人,哪怕有点统兵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