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帝国海军的力量,毫无疑问帝国内部已经形成了一股向海洋扩张的霸权主义,而这和太祖皇帝晚年开始的西征大时代里随着汉军战无不胜的威名所确定的大陆霸权所相背
这就是太宗皇帝晚年所要面对的局面,来自于帝国内部的问题,已经在陆地上达到兵力投放极限的帝国陆军面临的是盛极而衰的局面,而另一方面则是开始崛起的帝国海军,如果能重整合陆军和海军,太祖皇帝所念念不忘的世界霸权将实现
在手札里,郭虎禅看到了太宗皇帝的努力,他的父亲景武太子在少年时代曾经去江南待了三年,甚至于亲自登上帝国海军的舰队出海,而很显然比起枢密院下辖的庞大陆军,全靠太宗皇帝的坚持才得以存在壮大的帝国海军是彻底属于皇帝的私人舰队,尤其是当时的帝国海军还没有强大到后来能甩开枢密院单干的地步
他的父亲回到长安以后,就被太宗皇帝送去了边军,在那之后他父亲开始了自己的军事生涯,一直到最后领兵出征河中,在军队中彻底建立了自己的威信,郭虎禅相信这一切都是太宗皇帝为了让他父亲能够彻底掌握帝国庞大的军事力量,最后消弭帝国海军和枢密院之间的矛盾
在郭虎禅眼中,他的父亲做到了太宗皇帝所希望的一切,他父亲彻底控制了当时帝国在整个河中战场上最精锐的三十万士兵,被士兵和将领们公认是战神,身边也汇聚了大批的年轻人才,尤其是一大群来自各勋贵功臣和世家的年轻精英们,如果他的父亲可以顺利即位的话,帝国的军事扩张将继续
可是最后一切都随着他的父亲在河中的‘死’而中断了,而他的那位皇祖父太宗皇帝也因为这丧子之痛意气消沉,在人生最后的三年时间里只是勉力维持着帝国强盛的局面,最后甚至于不得不选择了文皇帝这个他眼中最不成器的儿子来做皇帝,因为只有这个儿子才会想方设法地削弱枢密院,重要地是这能缓和枢密院和帝国海军之间愈演愈烈的矛盾
在太宗皇帝的手札里,郭虎禅看到的最隐秘的记载莫过于帝国海军中有人认为他父亲的‘死’是某些人所策划的阴谋,这里面包括枢密院,功臣集团,文官集团里的一些人,因为他们不想看到帝国海军拥有和枢密院同等的地位,加不愿意看到支持海洋霸权的南方在帝国的政治舞台变得加重要
这些隐晦的记载里,无不说明大陆霸权和海洋霸权这两种思想的冲突,实际上已经演变为两个成分复杂的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而陷入属于大陆霸权一方的利益集团加庞大和复杂,在帝国海军眼里他父亲的死彻头彻尾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