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任官?”李林甫不死心地朝郭虎禅问道,虽然他年纪远比郭虎禅大,可还是客气地称呼一声郭兄,不管郭虎禅的学识如何,只要他顶着太学令亲传弟子的名头,以后绝对是前途一片光明
“任官,没这个打算,明年我就去细柳营”郭虎禅看着突然开口问话的李林甫,也不打算瞒着他,说实话如果可以的话,他想把李林甫也给弄到细柳营里去,他现在还是缺可用的人才
“细柳营”李林甫念着这个名字,不由一愣,细柳营在民间的称呼是羽林军校,帝国培养军官的地方,不过一开始是以功臣子弟和军中子弟为主,后来才慢慢转向普通人家的子弟,和太学一样,要进羽林军校,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不过修文年以来,帝国少有战事,从军并不是什么好选择,李林甫皱眉沉思了起来,他相信郭虎禅做这种选择肯定有他的理由
“李兄是瀛洲人,应该也清楚朝鲜行省的事情?”郭虎禅朝李林甫说道,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提示,毕竟李林甫如果按部就班地完成太学学制,再从地方历练上来,不知道是多少年以后的事情了
“难道很快就会有战事了?”李林甫看着郭虎禅和苏文焕似笑非笑的表情,想到朝鲜行省那糜烂的情形,再想到最近几个月长安城的局势变化,忍不住口中自语道
日本列岛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当初也几乎是不分先后地被征服,只不过日本列岛改称瀛洲后,因为大批的汉人迁入,再加上本来人口就不多,如今却是汉化得颇为顺利,而且通过海上航运,瀛洲和帝国本土的联系实际上要比以山地为主的朝鲜行省方便许多
当初高句丽,百济,罗三国被帝国征服,因为前朝隋室第一次征辽而结下的血仇,帝国打高句丽时,屠城杀俘,在征服后,将高句丽遗族全部当成奴隶,男的苦役,女的配给辽东移民为女奴
最后帝国在疆域版图上完全恢复了前汉时的玄菟,乐浪等郡的称呼,而将不在其范围内的罗和一部分百济,高句丽地方称为朝鲜行省,而不少幸存的高句丽遗族当时便北逃至朝鲜行省苟延残喘
帝国一贯的政策是内圣外王,尤其是无法保证被征服地区的汉化时,采取的是最简单直接的殖民政策,再加上朝鲜行省的地理和气候原因,就加懒得去开这块地方,一直以来只是对朝鲜行省进行皮毛,木料和各种税赋的剥削统治
在过去,帝国驻扎于朝鲜行省的熊津都督府所保持的军力足以镇压土著,保证帝国的统治,但是这些年来,随着驻军的减少,以及朝鲜行省的高句丽遗族后裔和罗遗族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