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讷和程务挺按照封常清的论述摆放了表示敌我双方兵力的棋子,都是皱紧了眉头
青海地势居高临下,吐蕃人对帝国最大的威胁莫过于他们的骑兵可以随时从高原冲下,如果他们单纯以劫掠为目的,丝绸之路将再无宁日
“看起来我们有些托大了”薛讷扔掉了手里的棋子,其实他早该想到的,但是这二十多年的安逸日子让他忘了帝队已经不是过去遍布丝绸之路,都督府下辖的军事堡垒,可以在一天之内完成集结防区内五千骑兵进行远程作战
周围站着的一圈枢密院参军都满脸的惭愧,他们居然犯下了轻敌的大忌,要是不是那份答卷上所作的各种推演,如果真按他们先前制定的计划,以后帝队回到青海高原,肯定要吃大亏
“这个叫封常清的士子,就是今次一甲状元,你们可有异议?”薛讷看向了身旁的程务挺和属下们
没有一个人反对,这个叫封常清的,那是什么士子的水平,直接来枢密院当个参军也是绰绰有余
薛讷是主考官,他既然做出了决定,其他诸如礼部派来的考官和太学本身的考官们自然不会有什么异议,只不过他们还是相当好奇究竟是怎么样的策论文章竟然能让堂堂的枢密院太尉这般看重
看过封常清的答卷,薛讷没有再继续呆在贡院的意思,只是留下部下继续阅卷就离开了,而他走后不久,包括杨炯,王勃在内的太学和礼部所属的考官们看到了封常清的答卷
单独撇开封常清那道‘策论’,封常清其他题目答得也可以说是让人无法挑剔,但是偏偏这道‘策论’却在太学和礼部所派来的考官里引起了轩然大
“这也算是文章吗?”王勃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道,如此乏味枯燥的公文体,叫他无论如何也不能认同,一甲前三的策论文章都是要刊登天下的,这个封常清的策论要是传出去,像什么话,何况他这道策论,里面很多内容都涉及到了军国大事,一个不好就容易为敌国所乘
礼部被派来当考官的官员们也皱紧了眉头,薛讷是主考官,自然有权力决定一甲名次,虽然最后还是要皇帝来拍板,但是就现在这情况,皇帝显然不会为了区区的春闱大考,就去落了薛讷的面子
杨炯这时候也是矛盾得很,封常清是他看好的人,甚至于当初连太学令都说他可以收封常清做弟子,如今封常清被薛讷这个枢密院太尉定为一甲状元,他自然于有荣焉,可是他和王勃虽然不对眼,但是王勃说得也没错,封常清的这道策论不能公布天下,不管是从内容还是文章本身都不行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