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十二章 不腐女尸(3 / 3)

开山寻陵 潜沙 2583 字 2021-06-07

概在二十到三十岁之间,恐怕也是误服丹药导致的非正常死亡。

道教男道士传度后为乾道,女道士则叫坤道。女道士又叫女冠,唐代女道士皆戴黄冠,因俗女子本无冠,唯女道士有冠,故名。当然还有道姑之类对女道长的蔑称。坤道最出名的应属南岳夫人魏华存。

魏华存在洛阳修真养炼好多年,己获得上乘体验。后来,丈夫刘文去世,中原发生饥荒,魏夫人乐善好施,救济贫饥,得到真人兆示,得知中原将发生大乱,拟携二子渡江南下。魏夫人离开洛阳到江南,半途中,盗贼横行,流寇打劫,而夫人所到之处,都平安无事,逢凶化吉。到南方后,夫人的两个儿子都十分争气,长子刘璞升安城太守,次子刘瑕任太尉从事中郎将。夫人从此得以清斋而居安静炼养,诵经修道,真功日进。魏夫人在阳洛山,道成功满之后,开始讲经传道,以其大德高行,天师道徒推举她为天师道祭酒,领职理教,克尽职守。魏夫人得到《上清经》后,勤奋诵习,宣讲教化,形成了以士族知识分子为主体的道教上清派。上清派在炼养方法上,改变了过去从符箓禁咒和烧炼金丹,而为专炼人体的精、气、神以求长生久视之道,成为套综合医学、仙道、巫术为一体的,以炼神为主的存想静功。魏夫人为了使上清派的炼修功夫深入人心,她把原来在晋武帝太唐九年时接受到的《黄庭内景经》草本,加以修订整理后,并予注述,撰为定本,传抄问世。道教传说,晋兴宁三年,魏夫人降临琅玡王司徒公府舍人杨羲宅,告杨清规戒律,解说方术要诀,以《上清经》三十一卷亲授杨羲,并让他用隶书写出,再传给丹阳许谧、许翙父子,二许又另抄写传习。东晋末年,战乱纷起,杨与二许先后去世,而许翙之子许黄民携《上清经》避乱浙东,从此浙东盛传上清派。上清派后传南朝齐、梁道士陶弘景,隐居茅山四十余年,建道观、收弟子,著书传道,弘扬上清道法,使茅山成为上清派传教中心。茅山、龙虎山、阁皂山合称江南道教“三山符箓”,一直延续至今。

而龙虎山就在江西鹰潭境内,因天师张道陵在此炼丹而闻名。巧的是从张道陵这一脉传承下来的天师道,正是以符箓见长,故世称符箓派。

棺材上意义不明的符箓是否暗示着女尸和龙虎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