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太空模式,耗时二点六三秒,失衡二点八九秒!”
“飞跃大气层,未开保护罩,战机组件高度受热,微量损伤!受损程度不高于千分之五。预计每八十次飞跃大气层,需更换百分之一点三零件。”
拜伦满意极了,双栖战机有一点不好,组装变形模式使得并不能做到铁板一块。这就使得其容易在出入大气层时受到损伤——虽然保护罩可保护,但保护罩能量有限,不能总是指望它。
为此工程师还特地加强部分曝露在外的零件,采用了新涂料来避免大气层的伤害。现在看来,一切辛苦都是有价值的。
双栖战机跃入太空,一艘废弃战舰漂浮在太空中。另一艘完好无损的战舰则在远处静静的观摩这场测试,顺便将全息影像转入地面指挥中心。
在这里,双栖战机尝试变形为近空战机,但明显表现出巨大的不适应,速度之慢令人磨牙。
问题终于出现了,每架战机的携弹量大都有自己的载重。近空导弹与太空导弹并不可通用,这就表示双栖战机要自由在两个环境战场轮番作战,可携带的弹药量总数固然还是原来的,但无论近空还是太空战斗的弹药都比正常情况下少了一半。
总工程师在一旁关注沉思:“哈罗德先生,这个问题是本质上的,双栖战机固有的缺点。但我有个设想,也许可以弥补。”
“设计一款双栖重型战机。”总工程师目光灼灼,到底是专业人士,司南与之相比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或者,将太空形态设计为对舰攻击机!”
对舰攻击机的特点是,只要完成弹药攻击就必须撤退。不用像格斗战机那样,一旦参与格斗,随时被缠死,直到一方被消灭为止——尤其是在小规模的战斗中,缠斗模式特别容易出现。
最佳选择,还是双栖重型格斗战机,作战半径不需要太广泛,剩下这个部分,就可以更大的加强装甲和载弹量。如果在实战中,也许对炽天使时可以做到二敌一。
唯一的问题是,年轻的佛多财团还没有研究重型战机的经验。
所以,总工程师很快就自己摇头否决了,佛多财团的确一直在进行重型战机的研究,但那绝不是一年两年可做到的。
要想发挥双栖战机的优点,总工程师苦苦思索着,却想不到任何的方法可解决。
拜伦闻言哈哈大笑:“不用担心,近空战机是用来近空防卫,并偶尔协助警方。太强大的火力只是浪费,而且还有炮!”
最重要的是,总工程师忘了一件事。近空战机体态轻盈,普遍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