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都城,这就是为什么古书上出现了数以十计的周朝大都城的原因所在。
岐山离王都南郑直线距离不足二百千米,岐山的安危直接影响着王都。如果岐山一失掉,那就代表这不仅是欺师灭祖的大罪,而且国王的生命也很危险。
而这个时候周懿王的动作是怎样的呢?周懿王显然没有周共王这种魄力,所以他一听岐山守军的报告这才惊慌起来,急忙挑选国中精兵,同时征调各诸侯国军队联合出兵,北征严狁,保卫岐山。
周懿王派了谁当先锋来对付严狁部落呢?虢国的首领,我们在史书上常常会见到这个家伙,只不过在那时候,他只是一个无名小卒,经过这一战他将名扬天下,战况如何呢?
周懿王命虢公统帅六师讨伐严狁,大军进至凤翔(今陕西宝鸡市凤翔县)一带,与严狁军相遇,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经过数日交战,严狁军被击败,逃归本国。西周军在后追杀,迫使严狁人一直逃往太行山去了。
太行山地区那时并不归周朝大军管辖,所以很容易想象这些既得利益者的嘴脸是怎样的。他们拼杀了一阵子之后退出了太行山,并没有向北直追,这也是周朝为什么会这么衰落的原因。
既然南郑已经遭到了第一次攻击,那么就保不准其他地方的部落会趁此机会向西周的发动攻击。所以,鉴于此种隐忧,周懿王做了一项为伟大的决定:迁都。
但是迁都于什么地方又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经过多日反复思考,他和大臣们说出了自己的疑虑,决定将国都迁到别处去。一些大臣主张迁到镐京去,因为自己的老家原来就在镐京,所以安土重迁的思想很大。可是这种决策被周懿王一票否决,原因很明白:先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另一个地方就是因为镐京残破不堪,所以需要重建新都才可以。
周懿王边想边派自己的士兵用马驮着他向西北走,可是当他走到了犬丘这个地方时,他停住了,并且命令传令兵去召集大臣营建新都,这一年是周懿王三年,前897年。
为什么选择犬丘作为都城呢?其实周懿王还是很有头脑的,因为犬丘就是今天的陕西咸阳兴平市西南的地方,这里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处在岐山和镐京之间,如果外族想侵掠那只有先攻下镐京,等到攻下镐京时,周朝援军打来,里外夹攻,破敌只是时间问题。
周懿王四年(前896)秋,犬丘的宫殿还没有完全建造好,姬囏就迫不及待地下令迁都,“天再旦”的阴影始终笼罩在他心头,他感觉在南郑多呆一天他就多一分危险。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