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章 1~2(1 / 5)

?

第四章--我的会考人生

1

中四的那一年,我认识了邵雨晴,又加入了篮球校队,在电脑编程方面也有所获益,这一年总算是过得充实而安好。

流光急喘,岁月无声,这愉快的一年,很快地又过去了,学期末派成绩表,我仍然考全级十名之内。

暑假期间我当然又去找李老板打工。

终于来到了中五这一年,由于要参加香港中学会考,我忙得应接不暇、手忙脚乱。学期甫一开始,课业已很繁重,要看的书很多。我读理科,当中包括中、英、数、物理、化学、生物等必修科目,再来有附加数学(这一科很讲求天聪和头脑,好在我也应付得了),最后是自己选修的一科,我修的是电脑科。

中四、中五这两年,所有课程都是为了配合会考,上年中四的时候已教了一半,剩下的一半要在下年三月前教完,时间紧迫。现在距离会考只有半年时间,同学们都没有参加其他活动,上学只专心听课,放学后都往补习社或图书馆去。

中五这一年尤其重要,要通过会考,然后决定升学的途径,中六、中七这两年是大学的预科班,学生如要升读大学,就要通过高级程度会考。每年参加会考的人有十三万,而中六学位只有三万个,所以平均每四个人中只有一个能脱颖而出,要升读中六就要击败其他对手,俨然是一场残酷游戏;而升读中六之后,来年中七又要参加高考,决定能进大学与否,每年大学的学额只有一万多,而参加高考的学生有三万多,来到这里,三个只能留一个,升大学又要击败其余两人,因此,经过会考和高考这两个难关,能升上大学的人,自是一些有能之士,成为了人们口中的「天子门生」;而这也是我的宿愿。

由2009年开始,香港的教育不再沿用殖民地制度,而仿效其他周边国家,改行「三三四」学制,即三年初中,三年高中,四年大学的升学模式,学生到中六才要考一个「香港中学文凭试」,平均每五人争一个大学学位。

由于我们家的经济状况不佳,没有钱给我去上补习班,我唯有靠自己加把劲,每天准时上课,留心听讲,遇上不明白的地方,主动发问。所有同学都一样,遇疑难总是举手发问,而老师们也实在很有耐心,尽量给我们完整的标准答案。很多老师看见同学们不明白,都不厌其烦地再三解释,务求所有人都明白他教的课;诚然,当中亦有些滥竽充数、得过且过的「衰」老师,遇上这些教师,同学们也敢怒不敢言,唯有自己努力求知,到图书馆找参考书,或向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