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领东郡太守。而董卓见盟军撤退,便派韩融、阴修、胡母班、吴循、王瑰想与袁绍议和。
众人到河内后,王匡告知袁绍,袁绍不答应,要王匡杀死胡母班、王瑰、吴循等人。袁术此刻也杀了阴修,只有韩融德行好才幸免于难。
袁绍与韩馥以刘协年幼,而且被董卓控制,相隔关塞,不知刘协是否平安无恙为由,想立刘虞为帝,曹操拒绝参与,袁术极力反对。
曹操之所以拒绝,是因为他心里还是有汉朝的,所以忠心促使他拒绝。袁术是一个不安分的家伙,本来他就想踢开刘协,自己当皇帝,但是他那个异母弟袁绍却要立别人为皇帝。别忘了,袁绍是庶出,他才是嫡出!
袁绍又得到了一个王印,这个王印是不是传说中的“玉玺”那就不知道了,但是我们基本可以通过这个王印看出袁绍的野心。
袁绍将王印举向曹操手肘处,你是自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可以扶立刘虞为皇帝,但曹操只是大笑,暗地里却对袁绍十分的厌恶。不过袁绍和韩馥仍然在二月份推举刘虞为皇帝,派张岐等邀请未来的新君刘虞讨论事宜。
刘虞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怒斥张岐:“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这句话说得很重,天下崩坏,皇帝失去了政权。虽然受到重恩,但我未能够洗雪国耻,现在大家各据州郡,应该一起合力尽心报效皇家,你们倒好在这里窝里斗了,这是互取耻辱!
韩馥这些叛将想让刘虞领尚书的头衔,但是刘虞知道这些人得寸便进尺,迟早有一天自己不想当皇帝也得被他们带到沟里去。所以他斩杀了使者,袁绍看到这里,只好放弃了这项计划。
与这次动乱同时进行的还有孙坚在二月收复散兵游勇,屯驻阳人,董卓便派遣胡轸为大督护、吕布为骑督以及其他多位都督,率领五千步兵和骑兵来攻打孙坚。
胡轸为了显示自己的威武,便扬言要斩杀一个长官,作为郑苏军机的手段,各都督听到后都非常讨厌他,当然最讨厌他的当然还是吕布,这个在中国历史上面最厉害的武将,在世界历史上排名第三的高手(前两名是我们第二个系列所讲的本多忠胜(第二)和丰臣秀吉(第一)),所以如果不是董卓节制,他早一画戟戳破胡轸的喉咙了。
当到达离阳人城数十里的广成已经是黄昏了,兵困马乏,又受到董卓节度,便扎下营寨,喂马休息,准备在夜里出发,次日早晨攻城。各将领都很讨厌胡轸,想要破坏他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