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李仙缘态度恭敬,且气质出尘,老太监不由有了些好感。强行板做严肃的脸也微微放松,清了清嗓子道:“杂家此次来呢,是受了皇帝旨意。李仙缘请听旨。”
李仙缘还未有所动作,老太监便又说道:“来的路上,杂家听闻李大人遇刺,身负伤势。就不用跪着了,站着听封吧。”
“谢公公。”
老田间点头,将怀中一封金黄锦布拿出展开。正对李仙缘的圣旨二字显眼无比。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闻顺天郡武侯县一童生做出气象诗,朕深感欣慰。我大商就是需此良才。特赐李仙缘绸缎十匹,黄金百两。并破格录为六品关内侯,不享俸禄封地。钦此——”
“李大人,接旨吧。”
李仙缘上前几步伸手接旨。忽然心念一动,从袖袍抽出一物,接旨时悄悄递去。
前世只要是古代小说,必有此桥段,李仙缘也有样学样模仿了一回。毕竟阎王好惹小鬼难缠。打发下这些人并没坏处。
一旁方知县倒是看得呆了。满脑子疑问,想不通李仙缘这是哪学的手段,看起来还很是熟练。
老太监一愣,随手一捏,凭手感摸出银票是一千两。不由倒吸口气,立即换上一副笑眯眯神色,悄悄藏起银票。
他整日颁旨,要不便是王公大臣,要不就是乡野书生。前者也不会贿赂他一小小太监,后者更是懂也不懂。就算有懂得,也只是塞几两碎银,或是备桌酒宴,如打法叫花子般。哪有油水可捞。又哪曾碰上如此大头,一次竟给了一千两。
他送旨这么些年,总共捞得油水还没这一次得多。
“不知公公如何称呼。”圣旨拿在手上,滑若女人皮肤。
老太监笑道:“杂家姓姬,李大人叫杂家姬公公就好。丝绸和黄金就在楼下车上,请李大人随杂家下楼吧。”
姓姬……
李婉儿缘故,李仙缘对姬姓不由有几分好感,眼中多出几分柔色。点了点头,便左右寻找放圣旨的地方。
老太监善察言观色,李仙缘柔色自然满不足他之眼。心中动容,忍不住客气道:“李大人,杂家和方大人先下楼等你。”
说完,就和县丞和后知后觉的侍卫一齐出门。
那侍卫脑袋发懵。他还没见过老太监如此客气对过一人。何时不是高仰着头,一副高高在上姿态。此时居然甘愿在门口等着!?
房门关上,房间就剩下李仙缘一人。
他人会将圣旨看的宝贵,李仙缘不会。他随手把圣旨往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