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全篇(6 / 35)

宾退随笔 官方好书推荐 33525 字 2021-08-08

,故有督办大臣、会办大臣,尚书仍兼会办大臣,骈枝已可笑矣。岁壬寅,那桐忽以户部侍郎授外务部尚书,列鸿礻几上。那桐旋授大学士,仍为会办大臣。当时骤增一尚书,旋骤减一尚书,皆不见明旨,以一部长官之制,率意增减,此所以为亡清之政也。

外务部督办大臣为庆亲王奕,瞿鸿礻几虽为尚书,而遇事须请命于庆王。那桐虽以大学士为会办,而权力下于鸿礻几,则以鸿礻在枢府也。唐绍仪为侍郎,为庆王所倚任,权力远在那桐上。鸿礻几罢去,袁项城以枢臣兼尚书,那桐但画诺而已。项城罢去,梁敦彦继为尚书,而那桐入枢府,仍兼会办。敦彦以资望最浅之员,部事必须请命于庆王。又不在枢府,不得常见,权力乃集于那桐。邹嘉来、曹汝霖日趋走于庆、那之间请所向,敦彦仅备员而已,恒自称为“一品翻译”也。比与日本订《会宁铁路条约》,极丧利权,那桐纳汝霖等之言,遽允其议。敦彦极弗善也,那桐已面允之,使敦彦以尚书名义签押。吉抚陈昭常屡电力争,那桐深恨之,约终不可改。舆论集矢敦彦。嘉来又亟欲得尚书,敦彦乃乞休,而嘉来代为尚书,汝霖为侍郎。汝霖厚自结于那桐,而嘉来俯仰其间,一如敦彦之当日也。

◎清德宗之密诏

宣统元年,杨锐之子诣都察院上书,敬缴德宗朱谕。既奏上,监国询庆亲王奕云何,奕言不当宣布,以伤孝钦后地下之心,乃仅付史馆敬藏而已,亦不敢恤杨锐也。是诏当时多录存者,荣县赵尧生熙、汾阳王书衡式通先后录以见示,足见德宗绝无废太后之心,特当时造谣以重变法诸臣之罪耳。诏盖戊戌七月二十八日所赐也。诏曰:“近来朕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屡次降旨整饬,而并且有随时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十九日之朱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实在为难之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早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等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审处,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同日赐康有为诏云:“朕惟时局艰难,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