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为义之本、哀为礼之本、勇为战之本、农为政之本、嗣为国之本、力为财之本”的“六本剑”,“润泽以温,仁之方也;鳃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博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的“五德剑”,“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的“四端剑”,还有最后的“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的“三达剑”,这些才是昆仑剑圣万智周的另一手杀招。六本剑固然不如十三绝剑的犀利,但也易于修习,更是儒门剑术的基础。到了至上的三达剑,已经完全凌驾于十三绝剑之上。也正是因为三达剑的最后一路,行苦的绝招也不敢拿出来,因为那是自己的绝招的克星。
(但是他打从一开始就没有用这四路剑术,这是为何?)
遂舍善恶之心,得称剑神……天子之剑……我道号为圣,但也始终只是人,那么便让此身化为神就是……等等!
“神”和“人”两个字从行苦的眼前依次划过,甚至让他有一瞬间的恍惚,为此他还险些中了万智周一记“穿心剑蛊”。但是他随即便激动了起来,因为他想明白了事情的关键。
“老万,你的六本剑呢?”行苦朗声喝道,“五德、四端、三达……都哪儿去了?”
“谁知道呢?”万智周一面用左手连续发出四记“剑飞”,右手持剑洒下“无形剑影”,将初音也连续逼退了两步,“你若要看……大家一世人两兄弟,倒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昆仑剑圣说到做到,只见他右手长剑探出,左手却是向后侧移去。双手长袖垂下,如同白鹤之双翼,长剑更是有如鹤喙一般。脚下步法轻点,时前时后,好像是庙会上祭神的舞蹈。
这是专门配合“三达剑”的“鹤舞七星步”。阿修罗王出言邀战,来自于昆仑山上的仙人当即下了十二重楼,挟着昆仑山上的冰雪和天地间顶级的智慧而来。
“不对,我要看的不是这个。”行苦摇了摇头,“‘智剑平八方’谁都能练,我要看的是你的‘仁剑震音扬’……不要说是仁剑、勇剑,哪怕是六本剑中的‘哀为礼之本’也成。”
万智周依旧是面色不变,手中长剑不住递出。虽然没了刚才昆仑绝剑的光耀,但却同样暗藏杀机。“智剑平八方”以智为名,又是孟子所提倡的“三达人”中的品级,自然是犀利无比。
汉学最盛行的地方乃是台湾,而王阳明所创的心学则在日本极有市场。这些儒家著作初音也是读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