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该上初中的年纪了。但是金玄子没有户口学校根本就不收啊。
住持老爹四方走动,最后找到了曾经在桦树林子下乡的知青张建国,张建国当知青的时候经常到金华寺找住持下棋。回城后张建国被安排县里的一所小学任教。现在已是那所小学的副校长了。张建国动用了很多关系,把金玄子的户口以外甥的名义落在了自己家里。就这样金玄子可以到县里上初中了。住持老爹让金玄子随了自己的俗家姓,取名为:江小湖。
“江小湖?”洪武听到这里,手中的酒杯差点没拿住。问道:“老大,你不是就叫江小湖吗?你讲的就是你自己的故事啊?”
那个被称作江小湖的点了点头,然后端起酒杯,说道:“来,洪文,洪武,喝一口。剩下的故事让三锤子给你们讲讲。”
不算繁华的小城,几条主干街道交错的卧在城中,延伸的胡同如同刚睡醒的懒汉伸着懒腰。人们如蝼蚁般不停地穿梭在各个角落。
街边一小酒馆,里面两桌客人正喝的热火朝天。其中一桌围坐四人,一个小平头,一个秃子,还有两个涉世不深的小青年。
那个名叫三锤子的秃子笑嘻嘻的又喝了口小酒,不紧不慢的说道:“酒可是好东西呀,早上喝二两欢实一头晌;中午喝半斤得瑟到下晚黑儿。”
洪武急了,说道:“锤哥,你咋就知道喝,让你讲故事呐!”
三锤子笑道:“急个啥,这就给你讲。话说江小湖来到城里上了初中,住在张建国家里。张建国有个儿子名叫:张宏志,比江小湖小一岁,但却长的人高马大的。由于江小湖没有户口耽误了一年,这下正好和张宏志一起上初中。还分到了一个班上。常言道:鱼找鱼,虾找虾,癞蛤蟆找青蛙。这张宏志和江小湖还真是臭味相投,一见如故。学习上虽然没什么进步,打架滋事却是出了名,张宏志本来就长的人高马大,再跟江小湖学两手更是无人能敌了,多次被学校找家长,还险些被开除学籍。好不容易混到初中毕业,没有高中愿意接收这两个刺儿头。于是这二人浪迹江湖,帮人摆摆事儿,收收帐,打个架什么的。这两愣青出手狠,下手重,谁都不认,短短两年就成为东街无人不知的小混混。由其在那个三七、四六大分头的时代,江小湖的小平头;张宏志的秃老亮成为典型的招牌。张宏志经典语录:谁不服上去就是三锤子。后来大家只认得三锤子和江湖哥,很少有人记得他们的名子了。”
洪文、洪武又是一阵感慨:“原来锤哥和老大是这样认识的,那后来怎么开上台球厅的呢?”
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