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较多,资本主义发展不完全。
因此,在这里有着拥有自尊的农民和不甘没落的贵族,他们更加勇猛好斗,精力旺盛。
在18世纪中他们反抗王国的行政官员,在革命时代他们反抗法国侵略军(或者说解放者),而在统一战争时代他们构成了最活跃的中坚力量。
打个比方的话,这两者的差别或许可以类比为长三角和湖南江西(和刀剑神域没关系!)的地理特征和它们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的作用。
而统合了这样两个截然不同特色的皮埃蒙特,也就拥有了成为意大利统一基地的潜力。
萨伏伊王朝在近代早期欧洲舞台上并不是多么出彩的演员,扮演的也基本是法国进入意大利的通道这样一个角色,剧本不外乎两个:亲法然后给法国背锅,反法然后被法国暴打,不过,萨伏伊王族灵巧的外交手腕使得这个小国成功地在法国和哈布斯堡帝国两个巨兽的争斗中没有受到损害。
弗朗索瓦一世曾经长期占领并试图吞并皮埃蒙特,不过1559年法国的战败使他没有得逞。
在三十年战争中萨伏伊站在法国一旁对抗哈布斯堡帝国,但由于公爵阿玛迪乌斯过世,而继承人埃马努埃莱未成年,国政一度由来自法国的公主克里斯蒂娜把持,因此还引发了萨伏伊的内战,西班牙支持的托马斯亲王派反抗法国支持的公主摄政政权,内战最终以1642年和解告终,但萨伏伊继续站在法国一旁直到1659年西法战争结束。
18世纪初,路易十四继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后又一次群嘲全欧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以法国战败告终。
这场战争的结果对意大利的未来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西班牙控制的米兰、那不勒斯、撒丁岛从此被转让给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而萨伏伊王朝虽然在战争中扮演的是一开始交好法国,反水后又被法国虐杀的鱼腩角色,但也获得了西西里并获得王国头衔。
此后,由于四国同盟战争,萨伏伊王朝被迫用西西里交换了奥地利的撒丁岛,从此成为了撒丁王国(碰巧的是,撒丁和普鲁士的王国头衔分别是在1700和1701年重新设立的)。
撒丁王国参与了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在这场战争中它站在了法国的对立面,1747年撒丁军大胜法军,确保了此后半个世纪撒丁王国或者说北意大利的平安无事。
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席卷了整个欧陆,1792年法兰西共和国在萨伏伊和尼斯进行了公投,而萨伏伊王室则加入到了反法联盟中,1796年,拿破仑用了不到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