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很美,美不在外而在内,李智行走间,能够感觉到民众由内而外的祥和,那是对某种东西的敬畏,信仰有多可怕,宗教的力量有多强悍,这就是,
普通的村寨,是李智最终的落脚点,
一间普通至简的竹屋,一榻,一蒲团,一神像,这是屋内的全部,竹屋的主人怀着敬畏的心情,把房子赠与李智居住,得到李智收纳,竹屋主人欣喜若狂,
住处已定,李智漫步乡间,静下稍稍不安的心神,专心的打量起乡间作物,
世间生灵,或纳阳光朝露,或食万物形骸,生生不息,为什么会这样,只因所服之物,均为能量,
纳能量者,方可衍生,衍生之际,必会生电,电为何物,生命本源是也,
李智相信,植物和人一样,在衍生变化中必定有生物电的产生,强弱不计,必定存在,而植物与人诧异巨大,它本身蕴含的规则必定比高等动物要简单,
从简入繁,剥茧抽丝,寻求大道,找寻里面蕴含的莫名规则是李智的方向,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餐餐借助民众施舍,李智的僧侣生活才刚刚开始,
白天不停歇的感应,为李智晚上的思考,提供了真实的素材,
生物的确是有电能,存在于每一个细胞中,生物电的变化,刺激着细胞进行着复杂的变化,
李智把所有的变化记录了下來,并深入的分析对应的规律,
时光如荏,植物生长起來了,李智对植物的规则也有了自己的见解和分析,
这绝对不够,乡间植物种类单一,不能以此作为参考,
在停留半个月后,李智化身的哑巴和尚,再次踏上征途,
方向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