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九百一十二章青铜雁鱼灯(2 / 3)

心, 再制造灯具时,也力求环保实用与赏心悦目的完美统一。

然而,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 极具智慧与创造力的古人, 就制造出了将艺术与环保融于一体的铜灯——青铜雁鱼灯。

设计的巧妙什么的先不说, 先说工艺。

这件雁鱼灯全系铜铸, 整体作鸿雁回首衔鱼伫立状。

雁额顶有冠,眼圆睁, 颈修长,体宽肥。

它身两侧铸出羽翼,短尾上翘, 双足并立,掌有蹼。

雁喙张开衔一鱼, 鱼身短肥,下接灯罩盖。

雁冠绘红彩, 雁、鱼通身施翠绿彩。

并在雁、鱼及灯罩屏板上,用墨线勾出翎羽、鳞片和夔龙纹。

雁鱼灯长34.5、高53厘米。

雁鱼灯由雁首颈(连鱼)、雁体、灯盘、灯罩四部分套合而成。

雁颈与雁体, 以子母口相接。

鱼身及雁颈、体腔均中空相通。

灯盘圆形,直壁,浅腹,内有两道直壁圈沿。

一侧附灯柄,可控制灯盘转动。

盘下有圈足,与雁背上的直壁圈沿以子母口套接。

灯罩为两片弧形板,其上部插入灯盘内的直壁圈沿中, 可左右转动开合,既能挡风,又可调节灯光的照度。

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 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

雁鱼灯的四个部分又可自由拆装,便于擦洗。

铜灯上用漆彩绘出雁的翎毛、鳞片,施以黑、白、红、绿四色,彩绘简约概括。

雁,在我国古代是一种信鸟,多用于缔结婚姻的纳彩或大夫相见时的礼品。

而像飞雁衔鱼这样的装饰题材,早至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便已出现,到汉代时此题材尤其多。

大体由于“鱼”与“余”同音,“鱼”又是丰收富裕的象征,因此这种装饰题材,一定寄托了当时人们追求美好、富裕生活的愿望。

这就是古人制作的低碳环保灯,而这样的灯,肯定不止是这么一种,也肯定不止是只有陈文哲提到的这三种,而是有很多。

汉代的青铜灯具形式多样,铸造工艺精巧实用。

造型多取祥瑞题材,如雁足灯、朱雀灯、牛灯、羊灯、连枝灯等,铜牛灯和雁鱼灯只是其中的两种。

长信宫灯之所以出名,之所以珍贵,其实是因为其上有铭文。

说起铭文,这里面也有一些说头。

之前陈文哲还不太清楚,也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