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零四章以型断代(2 / 3)

三不说话了,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你这样说话,真不知道是怎么活到这么大年纪的!

武三有点自闭,那位老头却没有,他再次开口道:“这位陈老板还算厚道,给我们做的东西很不错,对了,你确定当时定制的是这种东西?不是之前就做好的?或者这些不是定制瓷?”

“怎么可能,我可是拿着图片来定制的。”武三没好气的道。

“那就厉害了啊!”老头放下手中的大盘,再次看向旁边的汤盆。

大盘再大,也不如那只盆子的工艺更高。

“怎么样?可以看出破绽吗?”武三还是对这一点最关心。

谷篫

“老李,你来鉴定一下这件汤盆!”老头没说话,而是对另外一名老人开口道。

那一位拿着一件十三寸的大盘,走过来道:“先鉴定一下这只大盘?看器型吧?这也太大了,最显眼的就是这个大個头!”

“器型?鉴定这种瓷器,还真可以通过器型,来粗略断代!”

只要是行内人,都可以从器型,粗略的以型断代。

然后依据同时代的取材、用料、配方工艺、人文历史等进行全方位的核实论证,就完全有可能准确的断其年代。

假如说年代确立不了,那就容易张冠李戴,形成老虎吃天,无法下爪。

由此可说,鉴定瓷器,观型断代是坚定的第一要素。

器型,肯定是不可能看出什么来。

如果说对一件瓷器的制作,陈文哲最拿手的一道工艺是什么,那肯定就是器型。

就算是原来没有隋侯之珠之时,陈文哲就可以利用他的双手,感受到瓷泥、瓷胎的质地,再就是平整度,或者是弧度。

他的手感敏锐,或者说手感很好。

瓷器的造型规不规整,他上手一摸就知道。

当然,他现在的眼力也很厉害,就算是不上手,只是随便看一看,也能看出一件瓷器的器型怎么样。

对于大器型的瓷器,器型很重要,但是,如果有瑕疵,也更加容易发现。

现在既然拿出来让人鉴定,这种低级错误很明显是不可能存在的。

那两位老头也十分有实力,只是稍微一看,就略过了器型,而是开始使用放大镜,研究其上的纹饰。

看纹可不简单,这里所说的纹,主体放在绘、刻、划、印、堆、贴、塑、镂空、镶嵌等纹刻之上。

老一辈的专家曾说,明白了形与纹,就等于明白了器物的80%。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