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笔划中会出现不同的色彩,角度光源不同,而感受的颜色也不同,但只是绿色与蓝色的互换。
这种瓷器陈文哲会少,但是准确的釉色配方,他还没有把握准确,所以一只没烧。
这一次提到这一点,主要是试探一下,看看景镇那边,是不是有所研究。
如果有,那他需要的釉料矿石,也许就能从他们那边买到。
既然说到了变色青花,那么就不能不提地釉变色。
到现在这种地釉变色还不被人们理解,但却是一条重要的古瓷鉴定依据。
谷憽
瓷为无机物,会变色,解释不通,但存在。
青花瓷地釉,一般是白色向鸭蛋青色过渡。
鸭蛋青色,封闭一年,色转白;
开封三天,色转绿。
出现地釉变色现象的,其釉里都会找到一些﹑成蓝色点状的矿物料,这种釉色根本就没有仿的。
这样的情况,在很多釉料当中,都有表现。
可惜这种表现有点被动,从古到今,很多人都发现了这种变化,但是想要准备把握,烧制出自己想要的变色瓷,却不容易。
青花是神奇的,而青花之中的贵族苏麻离青,也是会变色的。
凡是含苏麻离青的青花,都会变色。
长期封闭转淡转白,日照越长色越深越艳。
如有一对古瓷,一比试便明。
苏麻离青存世已很少,要想看到它变色,应该很不容易。
当然,不容易看到苏麻离青的美丽,但是看到变色釉瓷还是不难的。
毕竟现代科技发展迅速,只要有心,什么东西做不出来?
陈文哲可不是老古董,他是关注科技发展的,而且学习的很快,学起来也很容易。
这一次遇到底蕴深厚的两位来自景镇的老人,还愿意跟他交流,自然要掏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只不过,在此之前,他需要先说的深入一下,要让人听着有所收获啊!
所以,陈文哲拿出来了自己研究的还不是太明白的变色釉,主要是来钓鱼!
现代研究证明,陶瓷变色釉的原理是灼烧温度的不同,使釉层呈现不同的颜色。
所以这种变色釉瓷亦称“异光变彩釉”,也就是说釉色随光源不同而变化。
说到这个,就需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
先前因为一件青铜器的鉴定,让陈文哲特别关注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对于瓷器制造的影响。
还有之前张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