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
现在已经发现的,可不止是酒瓶、盘子,还有其他的一些大器。
“听说过一件汝窑大器, 高达71厘米吗?”
盘子的器型太过简单, 做完之后,没有刻花, 也没有印花,更没有贴花,直接上釉,之后等着烧制就好。
对于汝窑盘子来说,单色釉瓷器最好。
做完一件大器盘子,陈文哲手不停,打算再次做了一件更大的!
“七十一厘米?”张股惊讶的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对,出自清凉寺!”陈文哲笑着道。
对宝丰清凉寺汝窑窑址的考古发掘,始于1987年,到1996年,先后共进行了六次发掘。
陶瓷考古中堆积如山的瓷片不难见到,但要找到完整器,那就全凭运气。
而就是在清凉寺村,发现了一个最大的惊喜。
当时发现的那座窑场遗址规模非常大,经过考古钻探,总体面积110万平方米。
通过碎瓷片鉴定,刚开始这里只做民窑,直到到北宋晚期,才在其中划出4800平方米专烧官窑,那是一个综合性的窑场。
在窑厂的一个小作坊拐角处,有一处不到一米的小圆坑,五十厘米深。
当时的考古人员,在其内一次发现22件陶瓷完整器,其中8件为汝官窑。
这一重大考古发现,让那些考古人员写出了《汝官窑的新发现》、《宋代汝窑》、《汝窑考古的重大突破》等著作。
推翻了过去在汝瓷鉴赏方面的多個结论,第一个就是关于汝瓷的胎体颜色。
以往都视汝官瓷为香灰胎,但在新发掘出土的汝瓷残片标本中,其实也有少量的灰胎、灰白胎;
还有,过去一般认为汝窑宫廷用瓷,注重造型秀丽、高雅素净,民间才喜欢刻画装饰。
实际上,考古发现官窑汝瓷也有刻花、印花及附贴莲瓣、镂孔圈足等装饰。
刚才陈文哲仿制汝官窑,就有使用刻花技术,如果不是知道这一点,他绝对不可能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其实想一想就清楚,刻花、印花及附贴莲瓣、镂孔圈足等装饰,虽然出自民间,但是,汝窑最早的还是民窑呢!
而这表明,御用瓷器也吸收了民间所喜爱的刻、印、雕、镂等装饰技法。
最后,文献中就汝瓷的釉色曾有“天青为贵,粉青为尚,天蓝弥足珍贵”的记载。
而新出土的实物标本,也有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