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窑烧制之时,温度有所区别。
完成了豇豆红、苹果绿瓷器的制作,接下来就是最为经典的郎窑红和郎窑绿。
郎窑瓷是郎廷极督造的成功产品,他在康熙年间曾任西江巡抚。
由于他酷爱古陶瓷,对陶瓷很有研究,于是康熙皇帝发挥了他的特长。
在康熙44年——51年的7年中,肩负景镇督瓷官之职,所以在这期间景镇御窑厂产品,当时都称为郎窑。
郎窑绿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属于铜绿釉。
通常挂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
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
所以存世量非常少,而且产品往往以小件为主。
从现存瓷片、实物来看,郎窑绿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郎窑绿釉层均匀较薄,釉色稳定,呈翠绿色,鲜明艳丽,釉面上有较强玻璃般光泽,似有一种翡翠玉般的感觉。
再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苍蝇翅”、“郎不流”。
犹豫郎窑绿釉的特征太过明显,所以就算郎窑器没有留款,它也被世人认可为官窑器。
一般清代官窑器,必定会有本朝款,唯独郎窑绿没有。
当然,郎窑红瓷器也没有留下官窑款,但收藏界全都认可它是一种独特无款官窑器。
由于这也是一种铜红釉,跟豇豆红的烧制、窑变没有多少区别,所以烧制郎窑器对于陈文哲来说,更加简单。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