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高明到让人无话可说(2 / 3)

次,胎釉方面,真器的瓷质精良,釉色以青白色居多,釉面肥厚,而仿品松软。

再次,色彩方面,真器看起来富丽堂皇,炫美多姿。

尤其是金彩的使用十分普遍,装饰风格颇有皇家气势。

而仿品一般不会有这样的力度,而且色彩缺乏层次感。

最后,纹饰方面,真器多有固定的纹饰, 而且多开光。

但是仿品图案绘制功底相差很多, 线条不够柔美, 缺乏一种立体图案的感觉。

最为重要的是款识方面,真器字体规整,十分规范,而仿品的字迹歪歪扭扭,书写随意。

这一切都让乾隆斗彩,开始变得价值连城。

当然,在这里陈文哲最看重的还是其工艺特征,毕竟乾隆工嘛,还是十分精湛的。

通过一件瓷母,能够见识到的制瓷工艺,实在是太多。

在这其上,斗彩都不算什么顶级工艺了。

所以在第七层看到乾隆斗彩,也就不用太过奇怪。

这一层正是乾隆斗彩,而且是在仿造成化斗彩的基础上,加上了本朝特色绘制的乾隆斗彩。

第八层装饰采用了粉青釉,贴塑皮球花的手法。

模印的皮球花,大大小小,面貌各异,美妙而立体,这是吸纳了宋代龙泉窑的装饰手法。

第九层,正好是瓶子的腹部,12个开光画面也是这件瓷母最为华美的部分。

这里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整层采用霁蓝釉描金打底,沉稳高贵,施以描金,则更显得富丽堂皇。

在十二个开光画片,分别画的是:三阳开泰、吉庆有余、丹凤朝阳、太平有象、仙山琼阁和博古九鼎。

另外六幅分别代表了万福、如意、辟邪、长寿和富贵。

第十层是仿官釉,仿烧宋代官窑。

宋代官窑同样也是五大名窑之一,铁骨乌泥,聚沫攒珠是其主要特征。

跟哥窑特征是一样的,不会就是不会。

当然,会做还要精通,要不然也不可能做在乾隆官窑器之上。

第十一层纹饰为:“乾隆仿永宣青花缠枝花卉纹”。

不用说,永宣青花在国内陶瓷史上,肯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永宣青花采用进口的苏麻离青料绘制,看上去会有华夏水墨画般晕散的效果。

在这层纹饰中,御窑厂的工匠,采用重笔点染的技巧,来模仿永宣青花效果,可以说是登峰造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