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的华夏陶瓷工艺美术史,更是康乾盛世所诞生的“绝世佳作”。
作为近两百年华夏历史的见证者和亲历者,瓷母曾经在故宫目睹了乾隆王朝的终结。
之后它躲过了八国联军的劫掠,见证了封建帝制的落幕。
最后它也曾经与诸多文物一起,经历了南迁、西迁,以及北归的风风雨雨。
最幸运的是, 它最终还是留在了国内。
这可是一件幸事, 要不然我们想要看一眼, 就只能去国外了。
这件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可以说是古代官窑瓷器中,装饰层次最多、釉彩用料最考究、设计复杂、制作难度极高的瓷器。
其中的工艺包括珐琅彩、洋彩、仿宋代哥釉、松石绿釉、仿宋代钧窑窑变釉、斗彩、粉青釉、霁蓝釉、仿宋代官釉、粉彩、珊瑚红釉、仿宋代汝釉、酱釉等烧制难度较高的釉彩。
制作中不考虑批量生产,创作重心在外形上,为少数权贵服务,推崇对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所以,集中体现了当时高超的制瓷技艺。
之前说传世仅此一件,所以弥足珍贵。
不过,后来又有新闻出来,拍卖了另外一件,而且卖出了天价。
那件好像也是真的,说是跟故宫的那一件是一对。
那是在一四年,纽约时间9月17日晚,波士顿斯金纳亚洲艺术品”拍卖中,一件备受关注的清朝乾隆年间大瓷瓶,以2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35亿落槌。
加上佣金之后,总价为2472万美元。
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1.5亿元人民币,以超出估价将近100倍成交。
据当时的知情人士项爆料,这件拍品为电话委托竞得,买家来自国内。
此前报道,该拍品高34.375英寸,约合87.3厘米。
为通运公司旧藏,拍前估价为15万至25万美元。
该拍品集10多种高低温釉、彩于一身,与故宫博物院保存的那件有“瓷母”之称的各种釉彩大瓶为孪生姐妹。
一四年八月份,这件“乾隆御窑各色釉大瓶”一在网上亮相,立刻引起了业内人士的极大关注。
尽管有个别行家,对这件“瓷母”的真实性表示怀疑,但多個专家“倾向于看真”。
最后经过多伦鉴定,确认那次拍卖的瓷瓶,与故宫的各种釉彩大瓶颇为相似。
特别是在施以各色釉的瓶身上,配以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