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二百零九章南青北白(2 / 3)

多年,能够完好无损保存下来,是多么难得?

如果不是藏在佛塔地宫之中,传世之物能完好保存一千年?

现在陈文哲想要仿制定窑珍品瓷器,静志寺地宫出土的这一批,就是最好的模仿对象,因为它们实在是很特别!

其他不说,就说里面出土的盖碗,就很不简单。

之前说过一只定窑白瓷大碗,那一件可是拍出了一亿多的天价。

而这一只,能够被藏在佛塔地宫之中,随侍佛祖,肯定更加不简单。

这是一只静志寺地宫出土的,北宋白釉蒂纽喇叭口盖碗。

它通高13.9厘米,口径16.7厘米,足径9.5厘米。

碗盖为盔式,盖顶堆塑蒂钮,钮周刻花形钮座,盖面为两重覆莲纹。

碗敞口深腹、大圈足稍外撇,素面无纹。

胎质白细坚硬,釉色白中微泛黄,盖内沿及碗口、圈足露胎。

这样一只定窑白瓷盖碗,怎么看都是精品中的精品。

就算他不如之前那件一亿多的宫碗之前,这么一只盖碗要是上拍,怎么也得拍个五六千万吧?

它之所以值钱,肯定是因为定窑的名气。

在唐代以前,我国瓷器一直是以南方越窑为代表的青釉瓷为主。

北方的发展较晚,北朝时洛阳地区出土的青瓷,都还是南方的输入品。

到了隋唐之际,北方白釉瓷兴起。

这使的我国在世界上,成为最早拥有白釉瓷的国家之同时,也打破宇内青瓷一统天下的格局。

由此形成了陶瓷史上,所谓的“南青北白”二大体系。

而白釉瓷中最著名者,是为定瓷。

唐代陆羽在《茶经》里,从盛茶之器的角度评瓷,说越州青瓷上,邢州白瓷次之。

由此可知,在当时南北青白二系瓷器,已呈互为争胜的局面。

邢州白瓷即邢窑白釉瓷,是白瓷中最早出名的窑系。

定瓷是在继承邢窑瓷基础之后,推陈出新而自成体系与风格的瓷器。

定瓷窑址在今天北河曲阳,此地古时属定州。

我国瓷土分布极广,凡是富有瓷土,多燃料,加之有河流可供运输之地,就会出现大型窑址。

曲阳涧磁村及东燕川村、西燕川村一带,富有优质高岭土。

这种高岭土氧化铝的含量高,而氧化铁和二氧化钛含量极低,这是瓷器胎釉显白的根本原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