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信心,能够复制出这种瓷器。
毕竟瓷母之上,使用的大师级以上工艺,实在是太多了。
而人家在八八年,就敢复制瓷母,这就是差距。
这些景镇有名有号的家族,底蕴深厚,一般人还真没法跟他们相比。
不过,陈文哲相信,如果以后他结婚了,自己的儿孙要是也有点天赋,也能够形成这样的世家。
而想余家这样的制瓷世家,在景镇不能说是比比皆是,可也绝对不少。
像是排位第七自牧堂周俊,一线窑口自牧堂的主理人,在仿古圈也不是凡人,他的作品曾被多家顶尖博物馆所收藏。
像是这样的大师,就算不是世家出身,但如果说不是从小就接受制瓷工艺的学习,就算有成就,也不会成就这么大。
比如周俊,他自幼就跟着景镇唯一七代传承的陶瓷世家谢胜旺学习。
后加入建国瓷厂,成为技术骨干。
为了提高陶瓷艺术的审美水平,常年游走于海内外古玩拍卖行。
他甚至雇佣专业的摄影师,常年跟拍,收藏过手的各时期官窑精品,不计其数。
这里又有一个重点,收藏多,自然就见多识广。
而他为什么能收藏众多?就是因为他有一位名师。
名师可不止是可以教他制作瓷器,还可以教他鉴定瓷器。
会鉴定,那么在国内七八九十年代,就可以在收藏市场上纵横捭阖。
就算不能说是无往不利,但是积累一些底蕴,让他收藏一大批精品,还是很轻松的。
有名师,有见识,最重要的是手中还有一批精品,这样的人物加上一些努力,你说能不能仿制出精品古代瓷器?
什么事情,就怕认真,工匠也是这样。
任何技术,一代代传承下来,还都有人认真研究,那么成就就绝对不会小。
这一点在制瓷行业,也不能例外。
像是第八位雅叙慕古宋群,就是一位专业领域的真正大师。
他因为过于痴迷研究釉料,把一只眼睛都搞瞎了,于是得了外号宋眼睛。
宋群是茶瓷器仿古圈,釉上彩领域的大佬。
92年开始做瓷器,2000年左右,到景镇专心研究仿古瓷的制作。
宋老师的作品,以明清釉上彩为主,做康,雍,乾清三代的粉彩,已经快有30多年了,功力非常深厚。
康,雍,乾清三代的粉彩就不用多说,这绝对是高精尖的瓷器,只要做得好,不用做旧了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