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作品,而是有着万历时期特征的清代官窑,而这种瓷器以康熙制器最为精致。
特别是一些白地素三彩牡丹暗龙碗,与白地素三彩三多纹暗龙大盘,皆创自康熙时期。
陈文哲寻找了一下,果然在一堆堆碎瓷片之中,拼凑出了极致大盘,都是素三彩。
这种瓷器,其造型庄重,胎细全洁,外壁刻龙施彩,色彩艳丽,层次分明,工艺甚为讲究,一看就知道是康熙素三彩器中的精品。
除此之外,还有墨地素三彩,陈文哲拼凑出来了一只瓶子。
应该是天圆地方瓶,这种瓶子,也当属素三彩之佼佼者。
这种瓶子的型制中,包含古人对天地理论之领悟,且制造时先涂绿釉,再施墨彩,即为墨地。
之后再以深紫之笔白描花卉鸟兽、荷莲等图,填绘黄绿紫白各色,方式一器。
这种瓷器,工艺繁缛之极,故后世殊不敢彷。
民国时期,墨地素三彩器,多为欧美诸国所夺,令人抱憾。
素三彩器在康雍之前较多,以后各朝少有烧造,清末民国多有彷制,终无法与真品相媲美。
但就算是这样,南越那边也烧制不出来。
所以,虽然在霓虹有交趾香合,但是很多人从来都不信,这种精美的香合,是南越人生产的。
也就是在国内发掘出交趾香合的遗址之后,很快霓虹学者就认定,平和“素三彩”瓷器,与17世纪开始流行霓虹的交趾香合,无论在胎质、造型、纹饰还是釉色上,均无二致。
这说明平和这片窑址,就是“交趾瓷”的真正产地。
在此之前,霓虹茶道界认为,这些“素三彩”烧制的形物香合产自南越一带,所以称之为“交趾瓷”。
所以说,胡建平和生产的这些“素三彩”香合,主要都出口到了日本。
当前在平和境内发现的以南胜、五寨一带为主的古民窑数以百计。
它们建造于临溪的山坡上,形成“十里长窑”。
现在最出名的应该是五寨,它已经是名蜚中外的明代“青花瓷”(克拉克瓷)的故乡。
那地方现还较完好地保存洞口窑、陂沟窑等古窑址。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县文物工作者,就在南胜、五寨等地,发现大规模明代古窑址群。
那边的古窑址遗存十分丰富,现古窑址已被确定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为开发这一深厚的文化底蕴,接纳八方来客参观古窑址,五寨着手进行规划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