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瓷中人造宝石(3 / 3)

由于明早期景镇高温红秞烧制技术还不太完善,这时期的高温红秞发色并不稳定。

洪武朝烧造的红釉,就有“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所以,红釉瓷历来都是瓷器中的名贵品种,备受人们的珍视。

明代永乐年间烧制的鲜红釉,和宣德年烧制的宝石红釉,都是红釉家族中的代表产品。

在永乐、宣德时期,红釉瓷主要用于宫廷祭祀和喜庆吉事。

因此当时的红釉瓷器,被称为“祭红”。

“祭红”红而不俗,鲜艳而温润,色调静穆、凝重,宛如霁云红霞。

因此,又被冠以更有诗意的名字“霁红”。

“祭红”瓷器之所以名贵,除了它的釉光莹润如玉,颜色鲜艳俱佳外,更因为它“千窑难得一宝”、“十窑九不成”而成为瓷中珍品。

有人把“祭红”,称为瓷中人造宝石。

也有人把颜色釉,说成是“瓷品王冠”。

而“祭红”则是这顶“瓷品王冠”上璀璨的明珠。

建文红秞采用独特的含金秞料发色,应属金红类红釉工艺,其深红的秞色表现的极为独特。

这种器物在光线下,红秞内敛出温润的五彩蛤砺光,红的鲜艳,令人爱不释手。

所以说,建文红釉既不是高温铜红秞工艺,也不是低温铁离子发色的矾红釉工艺。

其工艺至今无法解释,在后朝还无发现类似红秞器。

这说明后人难以造彷,在这一点上,一件红地绿釉缠枝莲碂式盖瓶,就表现的淋漓尽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