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放弃在这方面的努力,而民间对其的抨击也从未停止。
虽然大众支持影视题材的百花齐放,但还是希望影视制作者有底线、讲分寸,不要无形中给盗墓的行为“洗白”。
这一点陈文哲是深有体会,新一代的共和国青年成长起来,对于一些有判头的事情,他们还是很警惕的。
也是有着这种认识,之前陈文哲在家乡盗掘的那座唐墓,才会被他慢慢的交了出去。
就连他十分珍视的那把陌刀,都没有留下!
虽然他一直没有回去看过,但是他知道当时带出来的东西,已经全部进入当地博物馆。
想到这里,陈文哲看向不远处的那位摊主,发现他并没有什么表现之后,陈文哲再次看向周围的青铜器。
当然,最显眼的还是那辆青铜马车。
这一家子就这么心安理得?他们真的没有做过亏心事?
陈文哲还真就相信,饥寒自起盗心,身怀利刃杀心自起。
有着一身盗墓的本事,他家在建国之后就真的没有再重操旧业过?
看着青铜马车,使用回溯,当然他不会看发掘这辆马车的景象,而是通过这两马车延伸到接触过这辆马车的人。
果然,很快他就有所收获,那是一九八七年?
1987年4月,西陕岐山,一个村民正在自家田地里劳作。
结果,他居然发现了盗墓贼埋藏赃物的土坑。
趁着四下无人,他选择将里面发现的刀状古钱币收入囊中。
那时候,当地正在征集文物,他想着去求个财路,就带上文物前往,没想到后来的事情却超出他的想象。
当时,郑家塄村的村民张孟岐,在劳作时意外发现田里,有一块区域似乎不太寻常。
周遭都是平坦的地势,偏偏那块区域有一堆轻微隆起的土坑。
出于好奇心理,他用锄头轻轻地翻了下那堆土坑,却发现坑里面居然有个破破烂烂的布袋。
他以为是恶作剧,就用脚踢开了布袋,却发现里面散落出了一堆看上去很像飞刀的钱币,和一面质地古朴的铜镜。
他虽然不懂这些东西的价值,但看上去有些年代了,想来应该值点钱,就准备将这些东西变现,给自家添一点家用。
他一个人在家踱步半宿后,决定先佯装自己未曾捡到这些物件,在社会上不动声色打听出货的渠道。
别看张孟岐文化水平不高,但思路却相当清晰。
他一方面担心自己不懂文物,怕被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