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邪之名,最早见于《汉书.西域记》和《后汉书.灵帝纪》。
从它的形象与命名来看,当为辟除邪恶而设。
把这些象征性的石兽放在墓前,一方面作“守护”墓主之用,另一方面无疑是显示墓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成为万民共戴的至尊。
俗话说:“丹阳的麒麟,金陵的辟邪”。
这指的是丹阳的萧氏家族成了齐、梁两代的帝王,皇帝死后,不忘叶落归根,纷纷在故乡丹阳建陵安葬。
按照帝陵的礼制,镇墓神兽为天禄、麒麟。
而金陵多为齐、梁两代的王侯墓,其陵前镇墓神兽为辟邪。
所以,天禄、麒麟便成了丹阳的象征,辟邪就成金陵的象征。
陈文哲现在看到的这件仿制的金陵萧宏墓石刻辟邪,身长3.2米,高2.84米,腰围3.35米,重达15吨以上。
辟邪场预昂首,胸膛挺凸,阔口大张,长舌吐垂于外,贴于胸前,目光犀利,注视前方,气势剽悍,咄咄逼人。
还有仿制的萧景墓石辟邪,这个数量就比较多。
景墓前现存石刻2种3件,其中石辟邪两只,东西相对,间距约21米。
西辟邪于1956年曾掘出地面,因破碎无法修复,于是又埋入原来地下。
这些体型巨大的辟邪石雕,站在跟前看自然是感觉十分震撼。
但是,最为让陈文哲震撼的石刻,还真不是这些神兽,而是一面大型石壁上的时刻。
“这是仿制的摩崖石刻?”
看着面积巨大的石刻,陈文哲可谓是目瞪口呆。
他也没有想到,只是转过一头石辟邪,就看到了一幅更加震撼的画面。
要知道真正的摩崖石刻,可是刻在一片悬崖峭壁之上的。
而此时他看到的也是仿制的悬崖峭壁,就是体型相比真迹要小的多。
但只是这样,也足够让人震撼的了。
至于为什么震撼,只要看看周围的山水、石树,再就是看看亭、桥、廊、榭,就知道这是复制了一座知名景区啊。
华夏大地,名山大川,有多少古迹遗址深藏人迹罕至之处。
位于甘省天井山麓,鱼窍峡中的摩崖石刻《西狭颂》,就是这么一个鲜为人知的千年古迹。
西狭颂风景区清幽绮丽,青山对峙,涧流清澈,瀑布迭次相连,不仅是有石刻,更是一个盛夏避暑胜地。
而眼前的呢?这就是一座缩小了的西狭颂风景区啊。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