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艺上,这种菊花石多用于雕制菊花状的花卉摆件、茶具、笔筒等。
为增加菊花与底色的颜色对比,在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常在灰白色的基底表面涂上黑色颜料和清漆。
1915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我国工艺大师戴清升,做出绝创作品,“映雪”花瓶、“梅、兰、菊、竹”屏风参展。
这些作品令世人瞠目,拍案惊奇“石头能开花”。
就是依据此件作品,一举荣获“稀世珍品金奖”,至今保存在联合国博物馆。
1959年,我国成立不久,浏阳人民将一卷巨型立体雕件“石菊森山”,呈献大会厅,供各族人民观赏。
1997-1999年,举国欢腾,喜庆香、澳回归,这时特意创意了二件具有纪念意义的菊花石雕。
现在我国原地矿部,将菊花石列入宝玉石类,而彩色菊花石,更是宝玉石中的瑰宝!
它“珍”在举世罕见稀有,全球唯浏阳磊狮山独有。
它“奇”在异彩纷呈:常见的菊花石原料颜色单一,石材呈灰黑色,花为白色。彩色菊花石多呈白色、乳白色、粉红色、浅黄色,异彩纷呈。
它“贵”在形态自然逼真:彩色菊花石花形硕大(最大花直径达87厘米),花蕊突出、花瓣层出分明,变化万千,酷似迎霜怒放的秋菊!
这样的天赐之物,自然需要珍惜。
不说现在,就算是在古代,也有作品传世。
浏阳的菊花石,据传发掘于清乾年间。
相传当地乡民取石垒坝,惊诧发现石中含有“菊花”。
乡中石匠,如琢如磨雕刻,遂使奇石成为贡品,被历代朝廷、官员、富商作为收藏、馈赠的佳品。
现在的彩色菊花石,也已经是收藏界皇冠上的明珠。
大千世界,石头是最普通常见的,到处可以捡到。
但这种石头很多人没有见到过,那就是生长在美丽的浏阳河底的菊花石。
要想得到一块精美的浏阳菊花石,那却是不易的。
菊花石是经历亿万年岁月的蕴育,才能在石头中长出菊花花瓣模样的纹理。
又经过采矿师们的细细寻找,几十吨的废矿里,才能找得出一块精美的菊花石。
又经过雕刻师们的精雕细刻,最后是到了收藏者的手中,难道这不是天赐的缘分吗?
正是这天赐的机缘,让收藏者享受到了大自然的恩赐。
人世间的收藏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