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八百九十七章丝绸“碰碎”(1 / 3)

马山5号墓出土一件吴王夫差矛,通体饰几何形暗纹,矛基部有两行8字错金铭文。

其中的这件根雕辟邪,虽然看着形象十分简单,但是它却是很具有历史意义,因为它算是传世最早的根雕作品。

这件辟邪,它森然而立,威视四方,一如2300多年前它被置入墓室的样子。

它原本是普普通通的树根,也许就扔弃在郢城的一角。

可是一个聪明的匠人,却看到它潜在的艺术价值。

于是他略加思索,依其形稍加修饰,一个虎头蛇身昂首阔步形象就凸显出来。

然而这样的形象似乎还不够狰狞,他又细致地雕刻出它的五官,并加上了胡须和牙齿。

为了让它更加栩栩如生,他将游走扑腾的四足雕成竹节状。

并在足上分别雕出蛇、蜥蜴、鸟、蝉的形象。

构成对蛇吃蜥蜴、蜥蜴吃鸟、鸟吃蝉这一生物链的精密阐述,传达出楚人的某种宗教理念。

在雕刻完成后,这个匠人又将其通体髹暗红漆,并在一些地方采用朱红漆进行彩绘。

2300多年后,考古工作者从位于荆市马山一号墓,将它小心翼翼地取出。

此时的它依然光泽如新,色彩润亮。

由于现有材料的缺乏,现在并不能确定这尊根雕的用途。

到底是作为镇墓兽“辟邪”,为墓主人震摄鬼怪,保护精魂。

还是依照“事死如事生”的传统,作为艺术化极高的凭借,供墓主人在死后世界里享用,又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也是因此,甚至现在还不能确定它的名字,但这并不妨碍对它的探究和欣赏。

这一次发现,其实除了这件木雕,更有价值的应该是即将衣服。

纪南城是战国中晚期时,楚国的郢都故址。

在那里共发现了大大小小2000多座楚墓,其中不乏一些身份显赫的达官贵族之墓。

所以,当整理这座马山砖瓦厂下的古墓时,并未想过会有意外收获。

但当打开棺椁板,弄开一条缝隙,看到里面的情景时,立即意识到这一次是绝大的发现。

原来,他们发现棺椁之内,有许多类似于丝绸制品的东西。

如果真的是这样,这可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

我国是最早用桑蚕丝纺织的国家,据说,早在新石器时代,我国已发明了丝织技术。

但是,因为丝织品在墓葬中很难保存,极易腐烂,我们很少见到古代的丝绸工艺品。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