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一千八百九十八章珠、文甲、通犀盈于后宫(2 / 3)

用树根制作。

这件木器就像盘口一样,整体看起来就像犀牛角一样,所以学术界给它起名为“角形器”。

它确实为木制品,也是根雕制品。

这件根雕文物使用的,还是较为名贵的香樟木。

这件作品的下径达5.8厘米,高12.5厘米。

那么古人为何在墓中放置一件,形态如此奇怪的东西呢?

几十年来,关于角形器的研究也有很多。

关于它的用途也有很多种说法,一般来说有三种比较有依据的看法。

第一种说法是这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它就是完全象征着犀牛角。

《周礼注疏》记载道:“犀角,角中之贵。”

《汉书·西域传》更是记载:“明珠、文甲、通犀盈于后宫。”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犀角就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墓中存在犀牛角状的根雕,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彰显墓主高贵的身份。

但是有人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这种东西是用来解绳结的。

因为当时的绳索不结实,马匹拉车,绳索很容易断裂,为了接绳索,结开绳索上的死节,马车车夫就非常需要这个角形器。

关于这个角形器的用法,还有一种拥有许多支持者的说法,那就是祭祀时的祭品。

因为角形器和“雅”太像了,《周礼·春官·笙师》记载道:“雅,状如漆筩而弇口,大二围,长五尺六寸,以羊韦鞔之,有两组(纽)疏画。”

这个记载和出土的角形器基本吻合,专家甚至检测出其表面有皮革覆盖过的痕迹,这就使它更加符合“雅”的样子。

甚至还有人说,墓中还有一件虎座鸟架鼓,它与角形器一同出土,这就暗示了它是一类乐器。

虽然角形器究竟是做什么用的,至今仍无法确定。

但是经过专家们难易程度的比对,这件角形器存在的时间,应该比辟邪根雕还要早些年。

这真是文物“不可貌相”呀,由此可见,这件角形器,才是根雕之祖,天下第一。

战国之后,就是西汉时期,孔子的后裔,曾利用楷木自然弯曲的形态制作拐杖。

南北朝时期,已出现了不少利用树根制作的杖头、笔筒、佛柄、抓背、烟斗等实用品和家具。

其次就是在南齐书中,有齐高祖赠予隐士僧绍竹根“如意”的记载。

同时出现了一些根制实用品、陈设品和家具。

隋、唐以后,根雕不仅在民间普遍流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