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大奖,再有就是盛世出宝物,被我国林科院命名为“古木一号”的《中华圣根》,在根雕艺术界引起了反响。
《中华圣根》为作者原创,取材于树龄过千年的本土树种——香樟木。
它直径4米,长6米,体量巨大重达20多吨,纹理纵横交错,木质细腻。
它自身散发出一种沁人心脾的香气,寓意辟邪,长寿,吉祥如意。
《中华圣根》内部中空,结构变换如影。
自2007年5月作者在保持作品原始形态的基础上,进行高压冲洗、打磨、自然风干。
他寻找材料结构中的痕迹符号进行创作,对原材料进行有针对性的切割和雕琢。
历时两年后,于2009年5月5日完成了本作品。
参观者近前仰视,或置身树洞中,会感受到自然和远古的灵动。
这件作品从艺术风格上讲,它所追求的的不是“像、静、细、雅”,而是粗犷、质朴、苍劲,可谓是造型独特,创意惊奇。
这么一件作品,应该可以代表现代根雕技术的最高水平。
从这件作品就可以看出,根艺创作当中,劳动耗时长。
从选材、造型、构思和制作,直到命名,需历时一年半载,甚至更长时间方可完成。
根艺创作的构思,必须着眼于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之形,自然之美。
而一切人为艺术的再创造的痕迹,应该隐藏于自然之美中。
构思中应对根材作多角度的全面观察,反复揣摩后方能定型。
根雕的制作,相比石雕更加麻烦。
相比石雕,木材是需要处理的。
当然,木材的处理要比石材要简单。
但是,没有技术也做不好。
根雕的制作过程,一般可分脱脂处理、去皮清洗、脱水干燥、定型、精加工、配淬、着色上漆、命名等八个步骤。
选材,是根雕制作的第一步。
黄杨、檀木等根雕珍品,肯定没什么可说的,因为这些材料都很好。
做木雕用材必须选择材质坚硬、木质细腻、木性稳定、不易龟裂变形、不蛀不朽能长久保存的树种。
如黄杨、檀木、榉木等,都是根艺造型的上好材质品种。
被淤泥淹没或深埋土中的死根,经数百年炭化形成的古老阴沉根木,其质坚几乎接近化石,更是根艺的佳材。
在造型上的选择标准,则可概括为稀、奇、古、怪四种。
一般生长在平原的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