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谁……谁乖乖的!”小翠不满道,“人家是看你被关在牢里可怜巴巴,不然才不会给你好脸色。”
“行吧,你爱怎样就怎样,姑爷我要睡觉了。”
“那……那小翠走了哟。”
“走吧走吧,赶紧去看看小岁评,明儿给姑爷讲讲小岁评上都有些什么稀罕事儿。”
……
今年的小岁评有些不一般。
不单是引入“赞助商”的环节让人费解。
好多人都在议论今年的小岁评满身铜臭,但同时却也没少拿赞助商送的礼品。
另一方面,世家子弟间,讨论文章的人少了,讨论林家赘婿和郑家少爷的人却是多了。
这些弦外之音多多少少让今年的小岁评有些变味。
但到了历年来最重要的书评环节,各家子弟也都十分在意。
今年共有三十几篇文章待评,主评人是年过古稀的名家秦老,以及郑家家主为首的几位家主作为复评人。
书评要进行两日。
第一日也公布了十几篇世家子弟的文章。
尽管主评人极尽溢美之词夸赞,但世家子弟文章拙劣一年不如一年。
文章和评语传了出去,没有引起任何轰动,反倒被一些在外没有进入小岁评的寒门子弟嘲弄。
此事让所有参加的世家都无光,甚至有些尴尬。
第一天的小岁评草草结束,各家子弟又混在一起说笑打闹,丝毫没有紧迫之感,反倒当夜邙县的花楼里笙歌四起。
在上头的各家家主,对此是愁云密布,只说如此下去,他们这些传承数百年的家族怕是要后继无人了。
……
第二天。
小翠依旧午时前来,给姑爷换了几道精致的小菜。
白宋一边吃菜,一边喝酒,一边问着:“昨日的小岁评可有什么稀奇的事?”
小翠摇晃着脑袋:“哪有什么稀奇之事?不过就是传说一些姑爷打那郑家少爷的故事,都是些胡说八道的,烦死了。”
“难道就没有一篇像样的文章?不应该呀,文人之间的聚会,应该会有很多故事才对。听说往年一开始就会流传出的很多作品供人讨论的。”
“姑爷,你何时喜欢起文章来了?”
“哎!”白宋叹了口气,“是我去谈的赞助,当时可是拍着胸脯保证的,一定会让夏家的酒借助小岁评名扬天下,如今小岁评经过了一天,一点儿风吹草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