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少将军,诸将登台!”
在他身后,一百个挑选出来的大嗓门军汉排列得整整齐齐,应声同呼:“大帅、少将军,诸将登台!”
赛因赤答忽、王保保诸人相继上台。
……
“鞑子诸将鱼贯登台。”
“说了些什么?”
“检阅三军。”
赵过、潘贤二等面面相觑:“检阅三军?”
潘贤二蹙眉寻思稍顷,嘿然一笑,说道:“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只是为了检阅三军?哼哼,要不就是有诈,要不,……?”
“怎么样?”
“要不,就是在向咱们示威吧?”
把部队拉出来,摆给敌人看个清楚,要不就是有诈,要不就是示威,没有其它可能。赵过问道:“都有哪个营头参加了?”
“小人回来前,正在过第一队。听其鼓声、观其旗号,是长枪营。”
……
“长枪军”是察罕的嫡系。头一个从高台下通过,也是在情理之中。
一千精卒穿着轻甲,手执长枪,腰上短刀。每五十人列成一队,队别相去各十步,前后军旗招展,随鼓角声行进。行走的途中,还操练种种的阵型。时而变化成进攻队形的锐阵,时而变化成防守队形的钝阵。鼓角一声,皆举枪;鼓角二响,皆前刺。鼓角第三声,队伍最前的两面黄旗相交,全军收枪,又齐齐跺脚、刺出,齐呼:“呜呼”、“呜呼”!
上千杆长枪,一时前刺,真如林木一般。
三鼓毕,行至高台下,又都收起长枪,往上高举,同声齐呼:“大帅!少将军!威武!威武!”再又同时跺脚,“长枪营!”
不愧百战精锐,只是一个行军、检阅,硬是演练出了浓浓杀气。
……
“长、长枪如林,在、在战场上碰见这样的敌人,确、确实不好对付。潘、潘先生,你、你有何策应之?”
潘贤二微微沉吟,说道:“有两策可以应对。”
“噢?哪两策?”
“或者不等他列好阵,便用重骑急冲,继而步卒向前,可以败之。”
“长、长枪军都是精锐,临战,想、想要在其列好阵前便先冲之,怕是不易。另、另一个办法是什么?”
“用箭手、火铳手先射之,乱其阵型;然后拣选敢死之士,用短刃,肉搏血战。只要时机把握得当,军士不畏死,亦可胜之。”
“他、他们是长枪,咱们用短刃。肉、肉搏血战,能挥短刃的优势,并令长枪变成弱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