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件喜事。棣州一定,益都便再无危险了。,可是,就算派了陈猱头来补充泰安兵力,却怎么把小王爷给调回去了?
具体的原因俺也不知道,但听上头说,好像是与组建新军有关……
什么新军?那百户久在前线,没有姓崔的这人消息灵通,闻言之下,颇是莫名其妙。
姓崔的瞧了一眼站在远处的封帖木与景慧,明知道他们不可能听到对话,却还是压低了声音,说道:徐、宿投降,咱们得了数千降卒。这些降卒都是淮泗人,据说比较善战,有淮泗劲旅之称,弃之可惜。因此,洪先生建议不如将之打乱,并混合一部分我军主力,改编成一支新军。一来,不冷降人之心;二来,也可为王爷添一虎翼。
改编徐、宿降军,这和小王爷有什么关系?,是打算把这支新军交给小王爷么?
姓崔的摇了摇头,说道:小王爷已是平鲁军的都指挥使,怎可能会再接手这支新军。听说,将任这支新军的主将不是别人,正是郭将军。
海东上下,最出名的郭将军只有一人,当然就是郭从龙。
郭将军勇武骁果,接手新军,自也情理之中。可既然如此,又为何调小王爷回去呢?
这俺也不知道了。也许是王爷久未见小王爷,有些想念?
,邓舍打算改编新军之事,可以说刚刚才开了个头,消息已经不胫而走,甚至远传到了泰安。虽然说益都并没有对此保密,但却也不得不承认,这消息的确传得太快了点。不过呢,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说到底,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何况这姓崔的百户也算军中老人了,在军中交际颇广、相识甚多,得到点风声也丝毫不足为奇。
,不过,他虽说对了郭从龙将接手新军,可却说错了邓舍召邓承志回益都的本意。之所以召邓承志回去,并不是因为想念,而是两个原因。
,其一,济宁一战中,虽然说邓承志是名义上的总指挥,但实际的指挥官其实却是赵过。邓舍之所以给了邓承志这样一个名义,其实是为了帮他添加资历。仗打到现在,已经将近结束。初次领军便获大胜,打下了整个济宁,并南下淮泗,攻取了徐州、宿州,功劳已经足够,资历也已经足够了,所以,没有必要继续再在泰安待下去。
,同时,也正因为战事快要结束,所以,为了照顾前线将领的情绪,也需要把邓承志调回。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给赵过以及独当一面的庆千兴等人一个挥的空间,好让他们的功劳能够更多一点。
,其二,武将的资历不止是战功一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