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些,你也不过是天下众多高僧中寻常的一员而已
然后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把影响从地方上,向代表政治权利中心的首都发展,这也就是为什么佛教八大宗,有六宗都是首发在长安的,首都作为人口云集,精英荟萃的政治经济中心,在这里***高,影响传播快,诸如历史上的法显、玄奘、慧能、神秀,乃至近代的金刚智、不空、善无畏之流,莫不能免俗。
就连佛教最早传入的记载,也是在东汉都城洛阳的白马寺。这并非无独有偶的巧合。这里也是高僧竞争白热化的地区,虽然大家都是外来佛教的传播者。但是法有先后,僧有阶级,每一个新法统的诞生,都代表着对就有格局和资源的再划分。
先来中土发展的既得利益阶层,是不会轻易甘心让出巨大潜力的信徒市场的,借住官场和社会资源,打压新来的竞争者那还算好了,为了法统兴亡之争,各种来自阴暗面的手段也是屡见不鲜。
当年六祖慧能继承五祖弘忍衣钵之后,也被五祖的大弟子神会派人追杀,而不得不避到遥远的岭南去开辟南禅道场。莲花戒来吐蕃传密教,结果被当地发展多年的禅宗“摩柯延纳”,派弟子袭击道场打烂了***。
如果没有足够的名气和权贵的背景作为奥援,或许就算死了也是默默无闻无人关注的。
但到了这一步,你只是那些众多知名高僧中的一员,要想脱引而出还有路要走,作为天子最高权力的统治者,皇帝的关注和认可是不能绕过的。必须有足够来自公卿权贵阶层的强力人士作为引荐,通过某些公众场合的言行,给天子留下足够深刻的印象。
想要列身朝堂,成为受皇家供奉的一代国师,那除了基本的文学诗歌等素养之外,政治经济天文地理这些方面的涉猎和专长,乃至知道一些诸如医术药理,养身健体之道,甚至是房中术之类的外道法门,以迎合最高统治者从生理到心理的需要。
在这个层次上的博弈,精通佛法学问高深都只是最基本的要素,作为佛门内部,不乏同样拥有宠信和名望的强力对手竞争上岗;在外,有本土发展起来宗教道门的强力竞争,因此高僧们既有对外的联合也有内部的对抗。
理论上那种关起门来精修的高僧,是不存在真正的历史上的。象名动一代,开法四宗的玄奘大师归国后的余生,除了编经译法和传授弟子外,也是追随皇帝奔走于两京之间渡过的。
所以史上那些著名外来高僧的背后,是更多死在求法半路上,或是不得其法泯然与默默的倒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