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海军与造船厂论证了好几次,最后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而这一折腾又用掉了两个月的时间。
随后就是驱逐舰的续航能力与持续作战能力。海军一直希望驱逐舰能够长期在海外领地执行巡逻任务,其巡航能力与持续作战能力绝不能太差,不然巡逻不了几天就必须要回港补充燃料与弹药了。而实际上,在2750吨这一标准下,满足了火力防护等方面的要求之后,就很难达照顾到续航能力与持续作战能力了。南京造船厂的设计指标是,其最大续航能力只有5000海里,持续作战时间25昼夜。显然,这离海军提出的至少8000海里与60天差得太远了。结果是,海军不得不再次放宽排水量的要求,并且削减了一座鱼雷发射管,减少了一座主炮炮塔,以此来提高战舰的持续作战能力。这样一来,驱逐舰的排水量达到了2850吨,而且修改设计就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除了这些主要问题之外,其他的小问题也层出不穷。比如航速与续航力的矛盾,装甲与火力的矛盾,有没有必要在驱逐舰上预留安装雷达的位置,声纳系统的安排等等。当海军降低了要求,南京造船厂逐一解决掉了这些问题的时候,已经到20年中期了,这比海军计划用的设计时间多了整整一年!
完成设计后的新驱逐舰被命名为“城市”级,以帝国的中等城市的名字取名,其性能指标如下:标准排水量2850吨,满载排水量3400吨。尺寸:长125米,宽12米,吃水4米。动力系统最大输出功率55000马力,最高航速34.5节,18节时的最大续航力7500海里,持续作战能力45天。武备:3座双联装155毫米主炮,4座四联装40毫米高射炮,12门20毫米机关炮。战舰中部安置两部五联装540毫米鱼雷发射器,鱼雷备弹20枚。舰尾设两条深水炸弹投放规,丙炮塔与乙烟囱之间设两具升水炸弹弹射器,深水炸弹一共备弹80枚。反潜设备:安装舰壳反潜声纳一部。另外,该舰没有预留安装雷达的位置。
以战前的标准来看,“城市”级驱逐舰已经非常的优秀了,其标准甚至超过了某些国家的轻巡洋舰。当时,日本设计的“最上”级重巡洋舰上使用也仅仅是155毫米火炮(日本海军当时将“最上”级归为了轻巡洋舰,战争爆发前做了最后的改装,换上了203毫米主炮,成为了重巡洋舰)。导致“城市”级驱逐舰排水量这么巨大的原因只有一个,海军的要求太高,特别是在巡航能力与持续作战能力方面的高要求,让驱逐舰至少多出了500吨的排水量!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