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战争需要。
美国也属于较早研制夜间战斗机的国家,当时美国称其为重型战斗机。早在美国参战之前,p-38式重型战斗机就已经在美军中服役了。最初的时候,p-38没有安装雷达,因此无法在夜间执行截击任务,只是一款航程相当远地重型战斗机。不过,在太平洋战场上,p-38的表现并不怎么样,毕竟在白天的战斗中。重型战斗机很难是更灵活,度更快地战术战斗机的对手。正因为如此,美军一般用p-38执行对地攻击任务,当作轰炸机使用,很少用其执行护航与防空任务。
在战线推进到了巴拿马的时候,唐帝国与美国都考虑到,如果今后要轰炸美国本土的话,那么不管是护航,还是防空。夜间战斗机都相当重要。直到这时,两个国家才重视夜间战斗机,并且都启动了相关的研制计划。
美国人搞出了一种很奇怪的飞机,军用编号为p-82,实际上就是将两架p-51连接到一起,成为一架有两台动机的重型轰炸机。其测试时的性能是相当可观的,在64oo米高度上能够达到4oo节的度(比“游隼”与“鹰”都要快),爬升率每分钟115o米(当时大部分高性能战斗机也不过就每分钟几百米而已),绝对升限119oo米(这已经赶上“鹏”式轰炸机)了。更恐怖地是,其航程达到了36oo公里,也就是说,作战半径至少都有9oo公里!如果使用副油箱的话,航程还能进一步的提高。
如果仅仅看这些性能,p-82绝对是一款很不错的战斗机,一款在性能上过了战术战斗机的重型战斗机。可实际上,当时美国根本就没有时间完成p-82的所有设计工作,而且所采用的动机也是优先提供给其他部队的,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动机,加上成本等各方面地因素,到29年初的时候,只有少量不完全成熟的p-82完成了生产,而没有正式装备美国航空兵。
当时美国主力夜间战斗机是p-38与p-61这两种型号,其中p-38的数量最多,p-61只少数装备用于防御都的部队。因为在性能上的局限性,p-38也只能承担夜间截击任务,是美国当时主力夜间战斗机。而且当时美军的p-38有好几个大型号,十几种小改型,虽然改进可以提高性能,但是改进带来的后勤保障问题却相当严重,很多p-38就是因为保障跟不上,结果停在机场上无法出动。
比起美国人来说,帝国在此时的研制能力是非常充足的。6军在27年底提出了要求时,包括哈飞,沈飞在内的好几家飞机制造厂都参加了竞标,当时每个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