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都提出了各自的设计方案。
成飞的设计方案最为前。当时,成飞已经在与德国方面合作,拿到了几台涡轮喷气动机,正在研制喷气式战斗机。在接到了招标书之后,成飞就提出了采用涡轮喷气动机的一种设计方案,即将两台动机吊装在机翼下。腾出机头的位置安装雷达,配备两名飞行员,其中后座上的是雷达操作员。这个方案的性能指标最高,可是风险也最大,研制时间最长,投入也最大,最关键的是,航程只有15oo公里。远达不到6军的要求,就最先被淘汰掉了。
哈飞的设计方案最复杂,即用两台活塞动机与一台涡轮喷气动机作为动力,平时用活塞动机巡航,作战时启动喷气动机提高度,而且也安排了两名飞行员。可结果与成飞的设计一样,太复杂,研制周期太长,就算其设计航程达到了32oo公里,但是风险太大。也很快就被踢出局了。
沈飞的设计最为保守。即将动机安装在机身后面,同时用从机翼中段延伸出来的支撑梁支撑尾翼,这样就腾出了机头的位置安装雷达。可是该设计的性能指标是最低地。最大度还不到35o节,而且飞机内部空间狭小,改进余地相当有限,最后也被淘汰掉了。
西飞提出的方案最稳重,可也相当保守。采用类似于p-38的设计,动机吊装在机翼上,然后利用连接在动机舱后面的尾梁支撑尾翼,机体就好像是挂在一根巨大机翼上的吊舱一样。该设计的各项指标都还不错,最大度可以达到4oo节左右,航程3ooo公里。4门2o毫米航炮的标准火力,而且还可以改装为战斗轰炸机。
当时设计指标最好的是南飞的方案,该方案借鉴了p-82的设计思想,即将两架战术战斗机结合到一起,两名飞行员位于各自地座舱里面,其中左面地是驾驶员,右面的是雷达操作员,雷达则安装在中间的横翼上。其设计指标是相当高地,最大度可以达到44o节,升限12ooo米,配备4门2o毫米航炮,4挺12毫米重机枪,且全机关键部位都有装甲保护,不挂副油箱的航程就能达到35oo公里。
6军最后采用了西飞与南飞的设计方案,要求两家飞机制造厂在28年年底的时候就拿出样机来,然后进行对比测试,最终挑选一种最为合适的战斗机进行大规模的生产。
两家飞机制造厂立即着手完善设计,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问题更多,而且很多性能是无法达到设计指标的。比如西飞的方案最终的度只有39o节,比设计指标低了1o节以上,而南飞地设计方案在安装雷达的时候遇到了不少的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