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七十章 礼法改革(1 / 3)

大唐照相馆 岳跃振 2314 字 1个月前

贞观十四年三月初二(公元640年3月22日)晴

前些日子,李世民让礼部尚书豆卢宽牵头研究礼法改革,我也被列为其中一员。其实,作为穿越者,我对大唐礼法自然有不一样的看法,但是,这时毕竟时鼎盛的封建时代,我后世那些观念自然不一样,来到这里,我虽然能做部分改革,但是,大体上还得入乡随俗。李世民觉得舅舅和姨妈亲疏程度上一样,但在服丧理解上差别却很大,想让我们制定个标准。在我看来,我不应该提多少意见,还得豆卢宽拿主意。

李世民一旦不装病,工作起来的节奏挺吓人。大唐的官员早就习惯,而我这个穿越者,多半时间游离在朝堂之外,上朝终究是个苦差事。不过,既然昨天李世民来我这个小院时,已经明确告诉我需要参加今天的朝会,我即便身带轻伤,还得参加。幸亏李世民英明,还特意安排李半夏驱车来接我,并且破例允许我可以到宫门换乘轿子。

当太极殿的晨钟撞破春晓时,我又研读了《开元礼》残卷。鎏金铜龟纽的宫灯在晨风中摇曳,将竹简上的凶礼二十三字样映得忽明忽暗。

岳先生,豆卢尚书有请。小黄门尖细的嗓音惊得我手一抖,腰间口袋里的滑落的瑞士军刀磕在青砖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穿过含元殿长长的龙尾道时,我望着远处大明宫飞檐上栖着的白鹤,忽然想起《唐会要》里记载的贞观十四年五服改制。大唐礼法变革,竟提前摆在了我的案头。

议事厅里沉水香缭绕,豆卢宽紫袍玉带端坐主位,礼部侍郎崔敦礼正在展开一卷褪色的帛书:《通典》载汉安帝时,太尉刘恺奏请增舅服,群臣以母党比于父族,恐乱尊卑驳之...

我的目光扫过韦挺腰间蹀躞带上挂着的金鱼符,突然意识到这场看似寻常的礼法讨论,实则是关陇集团与山东士族的又一次博弈。豆卢宽出身鲜卑贵族,崔敦礼却是清河崔氏嫡系,而韦挺背后的京兆韦氏,正是皇后长孙氏的姻亲。

岳先生精研西域典籍,不知诸国如何处置这等亲疏?豆卢宽忽然转头,鹰隼般的目光透过袅袅香烟射来。

我摸着算袋里瑞士军刀冰凉的轮廓,想起曾经在崇文馆看到的吐谷浑国书。那些用吐蕃文书写的求贡表章,此刻正在尚书省等待批复。

依据在下愚见,昔年北魏孝文帝改《丧服令》,将姨甥服制提至小功,正应胡汉交融四字。我故意将胡字咬得清晰,果然看见崔敦礼的眉头跳了跳。

韦挺突然轻笑:说起这个,某倒是想起永徽年间的事......他猛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