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四百零九章 工业投产(4 / 8)

家兄朱由校 北城二千 7496 字 2023-01-30

了射击地点,随后快速撤离。

“射!”

“嘭—嘭—嘭……”

一名年纪较大的博士下令,随后年轻的博士开始扣动扳机。

撞针击发弹头后面的击发药,弹头脱膛而出,冒出一丝火光。

紧接着,旁边辅助的博士开始转动枪管,而这种多管火枪被毕懋康设置可卡扣,只要第一管对准,后续的十七管就会被一一扣上。

枪管扣上的同时,射击的博士再度扣动扳机。

就这样,这个机关枪和迅雷铳的集合体开始以每三秒射击一次速度开始匀速射击。

当十八轮打完,两名博士开始用一种细小的毛刷来清理十八根枪管,然后在填充子弹。

这一过程,大概用了半盏茶的时间,而这漫长的时间,瞬间让前面那连续射击十八次的火力无效化。

本来不到一分钟射击十八枚子弹,这样的速度足以傲视这个时代,但之后清理装填的时间,瞬间让该枪的射击速度从一分钟十八次,变为了六分钟十八次。

要知道毕懋康研制的击发枪,已经可以达到一分钟八至十二的射击速度。

因此这样的一件火器,在谁看来都是鸡肋。

“为何不专注一根枪管,然后按照殿下课题所写的一样,将所有子弹串联成子弹带?”

王徵看了一眼放在桌上的课题内容,然后提出了疑问。

“做不到……”毕懋康摇了摇头:“若是按照课题上的做,那子弹的击发药必须要用铜弹壳包裹,而火药的威力不足,弹壳的技术也不足。”

“那就从源头来研究不就好了?先从火药开始……”王徵放下了课题图纸。

“唉……”毕懋康叹了一口气:

“也只能这样了……”

说罢、他继续带着门下的博士,按照朱由检的课题进行别的研究,而王徵见他这模样,只能摇了摇头,返回了自己的工业研究所。

二人不知道自己讨论的火器对于这个时代的军队来说有多么恐怖,而讨论也无疾而终。

倒是在他们讨论的同时,军备院的塘骑带着写好数据的信纸前往了燕山。

出了门头沟,塘骑眼前是热火朝天的路基建设工地,数万工人从门头沟排到了京城门口。

原本的驿道在府道和铁路的路基面前,显得像是一条小巷。

塘骑看了几眼,随后便继续策马向着燕山奔去。

一路上他换马不换人,经过六个小时的奔袭,最后当他将加急送到燕山县大定宫的时候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