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鸿毛’,我们的战友是为了民族的危亡、为了抵御倭寇而死,他们死得其所,重于泰山!大家仔细看看,很多的战友到现在还没有闭上眼睛,这是为什么?”
稍微停顿了一下,冯华接着高声说道:“他们正在看着我们,看我们是否已经把小鬼子消灭了、看我们是否能完成他们‘让中华民族再次顶天立地站起来’的心愿!大家告诉我,牺牲战友的心愿我们能不能替他们完成?”
虽然冯华的这些话在现代人听来觉得有些老套,可是在此刻却深深地激起了全体义勇军战士的共鸣,也让李九杲摆脱了使他感到迷茫的心魔。冯华的话音刚落,整个小山坡前就响起了震耳欲聋、此起彼伏的呐喊声:“能!我们一定会替他们完成……”
这激荡人心的一幕幕情景,不但让在场的每一个义勇军战士终生难忘,就连被特邀参加葬礼的王英楷也被感染的久久说不出话来:多么令人向往的一支军队啊!如果自己也能成为义勇军的一员,与他们共同去完成国家、民族的复兴,此生将再无憾事!
安葬仪式过后,冯华收拾了一下心情,就偕同王英楷一起到牛庄去拜会魏光焘和李光久。
魏、李二人得到消息,连忙出城相迎。他们如此热情,倒是丝毫也看不出外界传说的“湘军、淮军对吉林防军抱有很大成见”的样子。其实,要说成见主要是淮军系统的将官对于长顺一直把自己的防军放在后方有些看法。湘军到底是后来才调动到关外的,与长顺也说不上来有什么矛盾。
对于浙江按察使李光久,冯华以前并没有太深的印象。只见这位朝廷大员,年纪与魏光焘相仿,方脸盘,络腮胡,粗旷威武,倒像是十足的武将形象。这二人给冯华的印象都还不错,倒让平素对清朝官员没什么好感的冯华大感意外。
向魏光焘和李光久介绍完王英楷,宾主双方落座,又寒暄了几句几人就步入了正题。冯华先向在座众人通报了一下牛庄一战的战果:此役远征军连同牛庄守军、王英楷的海城商团共计歼灭日军5000余人,俘虏137人,击毙敌酋大岛义昌少将及其下属少佐以上军官16人,可以说几乎全歼了日军的第九混成旅团;另外还缴获大炮17门(包括修理后尚可使用的),枪支3600余枝,……
听着这一串串的数字,在座的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热血沸腾。中日开战以来,什么时候大清的军队取得过这样的辉煌的战绩呀!这一仗不但会极大地影响到中日战争的最后结果,而且亦会让每一个参加此仗的人名垂青史!
在联名发出的战报上,由于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