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随时会被屏蔽无法访问,请下载APP继续阅读。APP内容更加精彩,期待你的到来。点击确认开始下载。

第三十六章 观海楼谈兵(4 / 6)

血淬中华 大风 5117 字 2021-06-06

王英楷越听越觉得新鲜,越听越觉得佩服。

酒席宴上的气氛随着谈话的深入越发的热烈起来。交谈之间,刘坤一对冯华分析的国内外形势,列强的狼子野心,中日战争走向和对时局的看法,以及军队编制、训练、武器等事项的改革,均大为叹服。

看到钦差大人对时局的话题很感兴趣,冯华乘机阐述了对议和的看法,他说:“倭寇战也好,和也好,始终是服务于获取更大的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目前,倭寇在关外已失去再战的能力;如果想从直隶登陆,面对着聂士成、徐邦道二位大人的精锐之师和罗荣光守卫的大沽炮台,又谈何容易;山东的日军如果一路打下来,其战线必将拉得很长,只要我军节节抵抗再辅以我刚才所说的麻雀战、袭扰战,卡断日军的补给线,此路倭寇终会成为一支孤军;日本国内虽然尚有后备部队,但俱是新兵缺乏训练与经验,真正要投入战争还有待时日。再说,战争已经进行了这么长时间,即使地大物博如我国都感到有些力不能支,倭寇区区弹丸小国又能好到哪去!别看他叫嚣的很凶,其实亦已是强弩之末,坚持不了多久的。我军急于求和只会助长倭寇的侵略气焰,并且让其得到喘息之机。”

看了一眼听得入神的众人,冯华接着说了下去,而且措辞更加的激烈:“妥协退让不但出卖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是一种屈膝投降行为,而且苟安偷生的做法只会引来更多列强的窥伺。只要我大清能动员全国的力量坚持抵抗,以倭寇的国力、财力决不可能支持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胜利最终会属于我们!”

冯华的一番话使在座众人受到了很大的震撼,一时间都陷入了沉思之中,每个人对中日战争的发展态势都前所未有的清晰起来。冯华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也暗自喘了一口气,该尽的努力都尽了,一切就看天意吧!

冯华并不是一个莽撞之人,他的这番言词虽然看似激烈,但这其实是他根据各方资料,深入研究过在座诸人尤其是刘坤一的观点性格后才说出来的。他明白在目前的情况下,只有争取到刘坤一的支持和帮助,义勇军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进而才可能在更深的程度上去影响和改变中日甲午战争的结果,否则振兴中华只是一句空话而已。

刘坤一本来就有打一场持久战的念头,只是思路没有冯华这样清晰和条理分明。听了冯华的话,他先与在座的宋庆、吴大澂互相交换了一下眼色,然后点头赞叹道:“子夏所见不凡,真是年轻有为、后生可畏啊!”虽然对方比自己小三、四十岁,但刘坤一此时却不禁生出了一种知己之感。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