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去?”
傲然一笑,康有为缓缓站起身,并不高大的身躯中猛的散发出一股狂热逼人的气势来。他先是扫视了一眼四周的众人,然后高声说道:“历朝历代变法无有不反对者,而此点吾以为亦非不能解决。中国变法只在皇上,只要皇上能自强于一心、畏敬于一念,再杀二、三品以上阻挠新法大臣一、二人,则新法可行矣!”
“太疯狂了!”这是冯华听完康有为这番话后的第一反应:如此不策略的言论除了会引起反对派的强烈嫉恨,进而增加变法的阻力外,根本就不具有一点儿可行性。看来自己想说服以固执和一意孤行著称的康有为是几乎没有可能了,他的心态实在是太过于激进和急切了,根本就没有考虑到变革是要受到其他现实条件与因素制约的。
谭嗣同的莽苍苍斋前已经围满了人,不过此刻却静悄悄的安静极了,除了恼人的蝉鸣就只有风吹拂树叶发出地沙沙声。在场的众人显然也被康有为如此惊世骇俗的论点震慑住了,每个人都陷入到了沉默与思索之中。
虽然冯华此次只是想表明自己的立场,并不一定非要自己的观点为众人所接受,但是如果当前的局面完全为康有为所控制,也是他万万不愿意看到的。只是稍微沉吟了一下后,冯华也开始了自己的反击:“如此做法冯华以为并不妥当。先不说此事是否行得通,就算是杀了一、二反对新法的朝廷大臣,强制将新法推行下去,可是又如何保证反对者能认真执行?康先生,以你这几次上书的经历来说,当知变法并不是一簇可就的事呀!因此,冯华以为只有以循序渐进之法先集中全力开启民智,使天下有志之士皆明变法之重要性,再由表及里、由外及内,全力以赴、上下一心地推进改革,才能保证变法最终获得成功!”
眼见康有为摇摇头,又要再次对冯华的观点进行反驳,梁启超适时插话进来:“子夏,按你所说,变法非但不可操之过急,而且亦不宜全面仿效西洋之法。但就像吾师所言中国已经搞了三十年的洋务,所行当不算急也,亦未完全照搬西法,然实际证明此种做法并不成功。子夏于此点可有教我?”
梁启超的这一番话表面看起来好像是在帮康有为置疑冯华的主张,其实他深知自己的老师是极为主观固执的。一旦他认定了的事,就很难再听进其他的意见,而且往往会为了维护证实自己的观点,旁征博引、反复辩驳不休,非要将别人说服不可。如果不能及早将争论的焦点转移开来,他与冯华二人的争论肯定会越来越激烈。于是梁启超连忙赶在康有为再次发表议论前接过了话题,并借机向冯